布在党政机关的很少,验证了这些机关选拔干部的“再筛选”模式。同1999年的县领导相比,2009 年的县领导初职更加多元化,说明选拔干部的视野更加开阔,选拔干部的管道更加多元,领导干部 的事业形态也更丰富。分布在政府机关的比例从1999年的0%到2009年的25%,说明县直部门越来越 成为县领导成长的重要管道和场所。分布在乡镇的比例的上升,说明加大了从基层、从一线提拔干 部的力度。 下面统计分析正科级一把手的初职分布情况: 表3—7 正科级一把手初职分布统计表(截至2009年7月) 乡镇长(15 人) 乡镇党委 书记(15 人) 县直一把手 (83 人) 垂直部门局长 (12 人) 总数(125 人) 百分比 党委机关 1 1 1 政府机关 2 4 14 1 21 17 军队 16 16 13 群团机关 公检法 1 4 5 4 事业单位 1 4 5 4 乡镇机关 4 5 10 19 15 乡镇站所 2 1 3 1 7 6 学校 3 3 24 30 24 医院 1 2 3 2 企业 2 5 2 9 7 垂直单位 1 8 9 7 专业对口 12 12 61 4 89 71 62 专业不对口 1 2 1 4 3 不分专业 2 1 21 8 32 26 资料来源:简历和访谈 从统计来看,中县正科级一把手初职分布也比较多元和分散,涵盖了行政机关、军队、公检法、 事业单位、乡镇、学校、医院、企业和垂直管理部门。从主要分布来看,学校占24%,乡镇占19%。 县直部门占17%,军队占13%,说明正科级一把手和县领导初职分布有同构性,学校、乡镇、县直部 门和军队依然是产生和培养县乡领导干部的四大主管道和场所。教师比例高达第一位,再次验改革 开放年代县乡领导干部群体中的“教师时代”现象。党委机关基本没有初职分布,再次验证党委机 关甄补干部的“再筛选”模式。企业也有初职分布,说明正科级一把手来源更加广泛。垂直单位领 导初职基本都在垂直部门,说明垂直单位领导的成长遵循“系统内”成长的模式。 从中县正科级一把手以上领导干部初职分布来看,没有一个分布在群团机关,这一方面是群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