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势力(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结合,建立深厚的背景和政治基础,才能获得稳固的政治地位。 Lampton(1986)通过对纪登奎、彭冲、谷牧、余秋里、许世友和陈锡联仕途的研究,提出了相似 的观点。 18 彭怀恩(1986)以1950—1985 年台湾行政院96 位内阁精英为研究对象,从政治精英的背景、 录用、结构和变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建立了内阁精英完整的政治生涯历程。其研究在 探讨内阁精英晋升和领袖的关系时,认为领袖充当了把门人的作用,其提名对于内阁精英的晋升至 关重要。彭把关系主要限定在:血缘与姻亲;同乡,同学,同事;师生或部属关系;秘书等,统计 结果发现,52%的内阁精英与领袖有直接关系。 Guo Xuezhi(1999)构建了中共高层政治精英中的关系理论框架,在对关系的历史和演变梳理 的基础上,郭学志提出主要有四种类型:工具型、礼节型、道义型和感情型。工具型主要是得失算 计和利益获得;礼节型主要是人情考虑与和谐的关系;道义型主要是忠和义;感情型主要是感情和 恩情。郭学志认为在中共高层政治精英的关系网络中,礼节型、道义型和感情型关系的重要性远高 于获利性的工具型关系。 Li Cheng(2001)以清华大学为例,考察了学校网络在中共政治精英仕途中的重要作用,认为 清华大学成为中共高层政治精英的摇篮主要得益于蒋南翔校长的政治辅导员制度、又红又专的双肩 挑制度以及中共干部四化方针中的知识化、专业化政策。李成还考察了政治家族子弟的家庭网络、 学校网络、企业网络和姻亲网络,认为政治家族子弟在仕途占据优势的同时,也面临制度化和舆论 的双重约束。Tanner 等(1993) 把政治家族子弟的优势归因于教育、技术技能的获得以及政治经验、 政治可靠性的考量,同时认为政治家族子弟现象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儒家政治传统中。 Opper & Brehm( 2007)对中国政治精英晋升的政绩模式提出质疑,通过1987—2005 年省委书 记和省长的数据,构建了精英晋升的关系模型,证明关系而不是政绩在精英晋升中起重要作用。 Opper & Brehm 认为在中国的M 型社会结构中,省的自主性有限以及需要与中央的密切合作,这些 都使得关系起到了基础性的筛选作用。但他们构建的关系模型中,以省领导与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