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党员干部实施双规的地方。 下面对县委职能部门的产出的现任正科级一把手以上干部情况进行数量考察 表6—2 县委职能部门产出正科级一把手以上干部统计表①(截至2009 年7 月) 县领导 乡镇领导 县直领导 垂直部门领导 组织部 3 6 9 纪委 2 5 政法委 1 2 3 宣传部 1 5 统战部 1 县委办 6 4 13 政府办 1 4 11 2 资料来源:干部简历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组织部产出的干部明显比纪委、政法委和宣传部都要多,有较为明显的部 门优势,纪委、政法委和宣传部相差不大,这是因为在调整干部时,对于常委分管的职能部门,一 般是遵循平衡原则,就是纪委出几个,政法委也要出几个,从而容易达成常委之间的共识。但如果 某个常委比较强势或者和县委书记关系较好,其分管的系统往往可以多出一些,但也不会多出很多。 所以县委职能部门出产干部遵循的一般模式是:平衡基础上的不均衡。 ① 为了便于比较,统计包括了县委办和政府办。 105 从部门出干部的比较来看,县委办第一,贡献了6 位县领导和17 位县直、乡镇领导。组织部 第二,贡献了3 位县领导和15 位县直、乡镇领导。政府办第三,贡献了1 位县领导和17 位县直、 乡镇和垂直部门领导。纪委、政法委和宣传部基本持平,统战部最少。 从现在来看,组织部的权力和资源有弱化的趋势。很多干部说,1980 年代,组织部的权力很大, 干部科长就能决定副科级甚至一些正科级的人选和提名。当时风气比较正,组织部工作作风也扎实 ①,人选提交县委后,往往改动不大就通过。当时很多干部被提拔都还不知道。但现在,权力出现 集中化,干部科长和组织部副部长权力弱化,权力集中到常委、组织部长和县委书记。同时,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得干部资源也市场化,多方活动运作以及职位货币交易都是市场经济下 的新情况。并且都是盯紧某个职位,积极运作,才可能成功,这也真是天翻地覆了。 组织部出干部的类型有三种:一是干事、科长下派到乡镇出任乡镇副职或正职,特别是干部科 科长和办公室主任,都是乡镇领导的后备人选。比如一位副县长曾是干审科科长,然后下派出任乡 党委副书记,县检察长和一位人大副主任,也是这个路径。二是干事、科长出任县直副职或正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