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分为下列类别: (1)中县县情类。包括《中县县志》、《中县年鉴》、《中县乡村志》、《中县统计年鉴》等等,这 些主要是通过县政府办、史志办等部门获得。 (2)简历类。包括15 个乡镇党委书记和15 个乡镇长的简历;83 个县直部委局一把手的简历; 12 个垂直部门局一把手的简历;32 名现任县领导的简历;1998 年以来曾在中县任职的52 个县领导 的简历①,这些主要通过组织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办公室和《中县年鉴》等渠道获得。 (3)组织人事类。包括各级组织部门的《组织工作文件选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法规文 件选编》、《干部工作文件选编》、《干部人事工作实用手册》、《中国共产党河南省中县组织史资料》、 《北山干部任免名录1949—2000》等等。各级人事部门的《人事工作文件选编》、《军队干部转业复 员工作文件汇编》等等。这些主要通过组织人事部门获得。 (4)档案类。包括中县制订的干部政策文件档案,干部任免文件,违纪档案,编制文件,机构 改革文件等等。这些主要通过县纪委、档案局、编制办、机要局等机构获得。 这些文献材料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对这些文献材料的分析和统计,补充了通过访 谈不能获得的资料和信息,同时,通过这些文献和访谈资料的相互印证,既能够判断访谈资料的可 靠性,也可以为访谈资料提供政策框架和制度变迁脉络。 3.参与观察法 在中县挂职锻炼近2 年的时间中,通过工作、开会、交谈以及喝酒等各种方式,我得以和中县 的很多领导干部近距离接触,有很多都成为朋友。中县官风纯朴,没有排外思想。中县领导干部对 于我这个下来挂职锻炼做社会调研的博士相待甚厚,我和他们也是“和谐社会”,相处甚宜,这些 都为参与观察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在近距离的交往和接触中,我得以观察他们的工作、生活、 交往;他们的发言、心声、思考;他们的酸甜苦辣、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这些都为本研究提供了 深厚的感性基础和地方知识。 本论文对研究方法的一大创新就是提出并采用了“履历和访谈二重法”,一方面收集了中县重 要干部的全部简历,从而构建了中县干部的简历体系。另一方面,对重要干部全部进行深入访谈, ① 这不包括现任县领导的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