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值得注意的是,麦克弗森对“占有性个人主义”的理解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并对此持批判态度。大体而言,他所理解的“占有”不惟体现为个人对物质财富等外在资源的占有,还体现为其对自己人身及其禀赋等内在资源的占有——其中,前者导致了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的流行,后者促使了非社会化的个人主义取向的盛行。后文所引麦克弗森对罗尔斯理论的批评意见,其实表明:他倾向以某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纠偏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的不足。他的这种兼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稳健立场,对于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型中国来说,具有较大的理论启发意义。后文借鉴了他对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特别是针对其非社会化的个人主义取向)的批评意见,但此处对“占有性个人主义”的理解,稀释了他对物质主义向度的“占有性个人主义”的批判立场。这种处理,乃因为我对转型中国作为“非丰裕社会”之特质,有着更自觉的情境体认:依我个人拙见,克服匮乏要比麦克弗森所批判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即因无止境的克服匮乏所导致的对物质欲望的无限放纵),更能把握转型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关于麦克弗森与“占有性个人主义”相关的政治思想,可参见[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31-154页。 113参见[美]斯坎伦:《平等何时变得重要?》,陈真译,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此处引证根据英文版对译文进行了调整,见T. M. Scanlon,WhenDoes Equality Matter?, URL =< du/ documents/pdf/Intellectual_Life/ltw-Scanlon.pdf >。 114See R.Dworkin,Sovereign Virtue: The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 (Cambridge,Mass.: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2002), pp.1, 3. 115不少论者以经济发展或作为集体权利的发展权为由,为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或东亚人权观辩护(例如,参见[加]贝淡宁:《超越自由民主》,李万全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特别是第三章:“人权与‘亚洲价值’:对东西方对话的反思”)。对此,我想指出两点:第一,对一个政治共同体来说,如果其经济发展不能带来“共享发展”,那么发展本身的正当性将受到质疑。第二,我们并不能想当然地断定中国已然形成了“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优先于“公民和政治权利”的格局。如果深入分析,在“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内部,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已形成了经济权利优先于社会文化权利的格局。本文只是从财产作为人格或自尊的基础出发,推导出分配正义在转型中国的优先性,并不主张再做其他的理论推演。 116J. Rawls,ATheory of Justice, p.265. 117See J.Habermas, Law and Morality,pp. 263-264. 118See T. Pogge,John Rawls: His Life and Theory of Justice,trans. M. Kosch,(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106-107. 119J. Rawls,Justice as Fairnes,p.50. 120J. Rawls,A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 Belknap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1971), p.87. 121与福利国家相比,罗尔斯所谓的“财产所有的民主制”同样支持最低生活保障(“差别原则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与有限功利原则所规定的,在实践中可能差别不大”),只是其出发点或理由不同:平等自由的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合作体系的需要vs.基于人性的生活需要(共同的人类需要)。See J. Rawls,Justice as Fairness, pp.129-130. 122参见汪晖:《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载氏著:《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于90年代》,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12页。 123C. B.Macpherson,The Rise and Fall ofEconomic Justice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85), pp.12-13. 124参见[匈]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黄树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29页。 125R. Dworkin,Sovereign Virtue, p.116. 126R. Dworkin,Sovereign Virtue, p.89. 127See AmartyaSen,TheIdea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2009),p.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