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主要问题及其评析_兰跃军律师(14)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兰跃军律师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17
摘要:本文是作者主持完成的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研究课题“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研究”(CLS(2014)C037)最终成果和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研究课题“性侵未成年被害人权利保护研究”(CLS(2016)D114)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是作者主持完成的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研究课题“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研究”(CLS(2014)C037)最终成果和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研究课题“性侵未成年被害人权利保护研究”(CLS(2016)D114)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见蒋伟:《全国人大将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立法》,《法制周报》2007年7月13日。

参见徐盈雁:《许智慧代表建议国家加快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正义网2011年3月5日。《最高法:各地法院将推动刑事被害人救助立法》,新华网2012年9月25日。罗斌:《救助刑事被害人需立法》,《人民法院报》2013年3月10日,等等。最后访问时间2016年12月14日。

参见兰跃军:《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81-129页。

参见黄华生:《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8页。

参见陈彬,等:《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参见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部2012年联合制定《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

参见陈彬,等:《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参见陈彬、李昌林:《论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政法论坛》2008年第4期。

笔者一直主张借鉴美国、英国等做法,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专门的被害人办公室,统一负责本地域内被害人认定与保护,包括接受被害人报案、权利告知、开展被害人救助、援助等工作。详细分析,参见兰跃军:《论被害人的认定》,《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兰跃军:《侦查程序被害人权利保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72-73页。

责任编辑:兰跃军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