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政治理想,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境界大约是“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和尊重他人”,即待人如己的态度。这近于康德式的“普遍立法原则”,康德认为:“权利的普遍法则可以表达为:‘外在地要这样去行动:你的意志的自由行使,根据一条普遍法则,能够和所有其他人的自由并存。’”这一标准就只涉及到人际关系方式而不涉及人之福利状况,因而就相对容易实现。 《论语》中多处论仁,其中一处以五“德”来阐述“仁”的内涵,可与前述内容相联系。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仁”是一个大范畴,包括许多内涵,在此用“五德”来表达它,分别是:恭、宽、信、敏、惠。具体解释是:尊重人;宽容待人;讲求信用;做事机敏;能与人利益。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表达,可以分别称之为“尊重原则,宽容原则,信用原则,效能原则,利益原则”。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政治理想标准,因此,孔子才能够以超脱的心态批评古代的圣王。他将“善”置于“美”之上,认为歌颂舜帝之德的《韶》乐要好过歌颂武王之德的《武》乐,对武王有所刺讥。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第四,现实政治的实现次序。 政治理想意在落实,它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孔子在到卫国的路上谈到这一次序:鼓励人口繁殖,鼓励民众致富,进行民众教化。 春秋时代生产力低下,人口是国家与社会的第一资源,因此增加人口是政治的第一要务。人口增加如何能够保障民众富裕,更不容易;人民富裕之后怎么办,则更是政治家应当考虑在先的问题。孔子的思路是,富裕之后要对人民进行教化。这一思路与《管子》中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非常相近。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在日常生活中,孔门师生也会谈及政治及个人志向。下面的一次师生谈话,很自然地表达了各人的生活理想。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孔子的理想生活目标是,社会中各人得到各人的合理追求,尤其是强调老、少等弱者均有所安顿。这一章的内容近于后来《礼记·礼运》中对大同世界理想图景的描述。这一想法非常朴素,政治理想本来就是为了实现的一个目标,而不是为了调动社会成员的乌托邦冲动,《论语》中的这一思想特征值得注意。 尊重传统、重视既有的规范的约束,是《论语》与儒家治理思想的一个特点。这也经常是人们批评儒家保守性甚至落后性的依据。 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是变化较小,社会生活的规律性较强,因而生活与生产经验具有较大的可重复性,这使得人们相当重视传统与经验。《论语》中相关的论述如下: 一是,不轻易改变前人的做法。 政治无非是维持现状,同时不阻碍与窒息可能的创新与变化,但主要是维持稳定。因而,对于“改革”、“变革”,儒家的态度并不积极。因为,政治变动必然会带来社会多方面的变动,实际结果可能会使被统治者的状况更坏。充满理想色彩的改革者视“变革”与“改革”太过容易,太低估了人性的惰性与恶性,不轻易变动是一条历史经验,值得记取。即使是为了做好事,也不要轻易变动。理由很简单,说“做好事”很容易,但把好事“做成”很难,历史经验是,人们往往在“说”做好事的过程中“干”了坏事。理想主义者过度自信、自大,实际上往往在改革失败之后以普通百姓的巨大利益损失为代价,人们才认识到这一历史真理。 《论语》中对此的表述以下一条代表,即“孝”。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 三年丧是丧礼的规定,对儿子的要求是三年无改父之道,即使父亲的做法不对,也不马上改,避免过于明显地暴露父亲的缺陷。如果儿子是君主呢?按照儒家教义,也有同样的要求。在今日,“三年”的时间可能太久,不过其精神内涵应当是能够接受的。新领导上任不必马上否定旧领导,不必事事搞创新、独自搞一套以显得自己高明。因为,如果大家都这样搞,你自己必然被未来新领导否定。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折腾”,结果还是老百姓买单。这一论述非仅是一个儿子对父亲“孝”的含义,实有大义存焉。有人会问:这能扯得上吗?本文的论述仅以《论语》文本为限,对此有怀疑者,可读《孝经》中论述君主之“孝”的专章。因此,这类要求可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要求相比拟,它并不仅仅是一种虚言,而是对统治者有相当强大的政治规范力量。 二是,对传统要既吸收又创新。 对儒家的简单批评常是,太守旧了,太顽固了。实则《论语》对传统的重视也提出了对传统进行创造的任务。礼制是代有革新的,革新之际就需要损益,孔子对礼制的损益变化有自己的判断,认为自夏、殷商到周,礼制损益的规律都很清楚。当然,孔子推崇周制,认为周礼的创造性成果是值得后来人永远重视的。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未来的政治是什么样子的?孔子的回答是:不可能超越人性。人性如何,它也就如何。不信看由殷至夏至周的变化。未来的变化不脱如此规律,过左了,就要向右,过右了,就要向左。而明智的政治家是能“损益”。 讲大政如此,小事同样如此。礼服的穿着与日常的行为礼仪,是守旧还是有所变革,则人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的。有所选择就赋予了人以实践的自由。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 接受传统与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其实都是为了美好生活。对于悟性高的弟子颜回,孔子就讲得比较全面了。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卫灵公) 当然在今天,上述的论述已经没有具体的指导价值,但在精神上还确实体现了关于借鉴一切文明成果的开放胸襟。 三是,尊重传统要尊重各方面利益。 尊重传统,包括对地方传统的尊重。政治是全国性的,但其实施往往要在地方落实,这就要求执政者对地方利益给予尊重,尤其是尊重地方上的精英。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