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近二十年前,我写了这篇关于隐私的豆腐块文章。在当下网络时代,自媒体遍地开花,智能手机普遍使用,隐私越来越容易被侵害,而尊重和保护隐私更显重要和紧迫。信息越公开,就越重视对于隐私的尊重和保护。重发此文,以为纪念。 【正文】 近段来数本暴露隐私的书充斥书市,媒体对此亦炒得沸沸扬扬,而国人对隐私似乎也表现了少有的关注和热情。隐私,也称私生活秘密,是与公众利益无涉的个人私事。关注他人隐私、好谈他人隐私似乎是人类的通病。不然,英王妃戴安娜也不致惨死于车祸之中,克林顿总统和莱温斯基小姐的绯闻杰作也不可能举世流传。 隐私观念古已有之,原始人用兽皮、树皮编成“衣服”包裹身体的隐蔽部分,乃是人类认识隐私的开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人身依附甚强,个人权利不受尊重,隐私权利更不可能关心。只有到十六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人文精神的勃兴,个人尊严和价值得以弘扬,隐私权才成为个人权利关注的一部分。 但隐私真正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乃是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事,两位美国学者沃伦和布兰戴斯发表《隐私权》一文,深刻指出,经过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们,对公开化越来越敏感,属于自己私生活领域的空间越来越小。尤其在现代,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体无孔不入,大量侵入个人私生活领域,给个人造成了难以言传的精神痛苦。因而,从法律上对仅属于个人的个人私生活秘密给予保护,实属必要。隐私内容涵盖甚广,它包括个人信息如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身体隐蔽部分、财产状况、通信、日记、个人病史、个人生活的不幸经历等不受他人非法刺探、公开或传播;纯属个人的活动包括性生活不受他人监视、监听、窥视、摄影、录像等等。窃以为,人们关注个人隐私不受他人侵犯,这实在是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进一步走向文明的标志。要知道,在那把一切交给()、一切交给人民的年代里,侈谈个人权利、保护个人隐私简直是天方夜谭。改革开放二十年,唤醒了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使人们对隐私不再讳莫如深。哲学大师黑格尔教导人要“使人成为人,并尊重他人为人”,就是要真正地关注个人人格尊严和个人价值。强调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实际上是个人权利意识的一种觉醒,是对个人生命的一种张扬。只有真正地关注自我,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行依法治国战略,其中一个基础性的前提是增强广大民众的权利意识。国家要真正地走向民主和法治,舍此别无他途。 我个人并不欣赏借隐私之各大肆进行炒作,以满足部分人的“窥隐癖”——尽管利用个人隐私进行创作也是权利行使的方式之一;我更关注隐私权以及公民的其他人格权利、财产权利以及政治权利意识在个人生活中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因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和强固,与建设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实在息息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