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监狱民警的“中庸”心法_楚 航(2)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汉特斯邦德007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2-05
摘要:《资治通鉴》里记载了战国时期子思谏卫候的典故。子思对卫侯说,我看你的国家一天不如一天了。卫侯问其故,子思道:你自以为是,你手下的卿大夫不敢矫正你的错误,而卿大夫的手下士庶们也不敢矫正他的错误,这样一

《资治通鉴》里记载了战国时期子思谏卫候的典故。子思对卫侯说,我看你的国家一天不如一天了。卫侯问其故,子思道:你自以为是,你手下的卿大夫不敢矫正你的错误,而卿大夫的手下士庶们也不敢矫正他的错误,这样一来,你们君臣都觉得自己很牛,而手下的人也跟着说你们很牛,拍马屁的人获得高官厚禄,敢于直言的人却惨遭横祸。这样一个国家,还能坚持多久呢?相反,历史上楚庄王绝缨、唐太宗纳谏等典故无疑说明,国君、政党、社团乃至公民,秉承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是何等不易。中庸之道承认世界万物的差异,同时又主张和谐与共,正所谓“和则生物”。

西方冲突理论的代表科瑟曾说,“冲突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仅仅具有负作用,它也可以完成积极的功能;没有公开的冲突绝对不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标志,因为只有冲突公开化才能引起重视,从而得到解决。”警察职业常面临着角色两难、职能扩张、价值冲突等心理矛盾,那么处理这些冲突,大都需要以沟通、磋商、调研、谈判、约束等策略去解决。切入监狱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些痼疾,有些管理层何苦总要封锁质疑信息与打压思想论争?为何不能以政治包容心态去冷静听取基层民意?为何就不能容忍监狱的主流文化与异质文化兼容呢?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真有那么可怕吗?其实真正可怕的,并非是那些威胁到结构系统平衡的文化冲突本身,而是思维模式的僵化,这种意识形态的僵化能使一些负面的或敌对的情绪不断积累,以至于一旦爆发就必然导致警队价值观的疏离、分裂甚至是坍塌。

在监管一线,我们常听见有些民警发牢骚,讲怪话,甚至在执行一些制度时与上级要求不合拍,是用“胡萝卜+大棒”的政策,还是以怨抱怨、杀鸡敬猴?孙武主张要“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而《中庸》认为,人的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因此,面对警囚的言行冲突,需要双方多采取对话交流、情绪控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文”的方法来解决,而绝不是采取简单生硬的处罚规则,这需要管理者的宽恕与兼容。所谓包容心,就是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悖。

戴尔·卡耐基曾指出,面对人性的弱点,永远不要对敌人心存报复,不要指望别人感激你,应学会真诚地关心别人,学会倾听他人的讲话,如果错了就要当即承认,并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等等,这些心法其实就是宽容之道。而中庸之道更多的讲究人们遇事不能过犹不及、思维不能走极端,并且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这些法则对监狱的警察管理与罪犯教育尤为重要。只有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从而达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和谐境界。

慎独修为与控制情绪

《中庸》认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孔子的意思是说,“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若离开了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更应谨慎。常言到,“人在做,天在看”即是此理。难怪狄仁杰说,“天行自健,春夏秋冬,任你将人事做绝,总有不可企及之处。”而“道不远人”,是指中庸之“道”并不排斥人,人可以通过正心诚意的修炼而成此道,它旨在鼓励人努力向“道”靠近。后来宋代理学家朱熹对此注释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这里他实际上倡导的是一种道德自律,把修己作为一种不完全依赖外部环境制约、也不自欺欺人的修养行为。

明朝的洪应明在《菜根潭》里认为,“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正因400年前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当时的社会文化心态复杂,许多人将真诚与虚伪,善良与邪恶,正直与歪曲、道义与私情交织在一起,所以他提出了应将儒、释、道三教的处世哲学引入社会文化心态的价值重构。这里请注意,儒家《礼记·大学》所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顺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对此孟子在《离娄上》里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且他认为人性自我实践的修身功夫是一个持续的自我扩充过程,这个持续的过程所产生的终极成果,乃是个人小我的超越,以及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我的形成。所以,只有先做好了“慎独修为”、“诚信至上”的人生心法课题,才能谈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担当与历史责任。

反思当代中国的人文百态会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强国步伐的加快,同时也出现了网络诈骗、毒品泛滥、环境污染、信任缺失、官员腐败、伪劣商品等丑恶现象,面对光怪陆离的道德滑坡与信仰危机,难道不该以传统儒学为牵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来积极重建道德文明,最终实现中国的文化自信么?监狱系统有太多的执法盲区与道德真空,因受监狱法治不健全等缘故的掣肘,很容易导致监狱民警的执法风险,因此,加强自我修炼就显得格外迫切。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也能像洪应明先生所说,当人深夜独处时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切身感受一下是否有某种惭愧与不安,那么定然会产生一种弃恶扬善的勇气。

监狱警察每天面对的是一些人格扭曲的边缘人群,接踵而至的警务与纷繁诡异的狱情难免使一线民警的心理失衡与情绪失控。这是职业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基层民警如何有效调整自己的职业心态呢?《中庸》之道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应是控制情绪的前提条件;基于“中正”、“平和”、“致用”的中庸法则,我们面对职场困惑与情绪失控,同样需要广泛的学习、详细的询问、慎重的思考、明白的辨别----具体情绪反应的目标、性质、原因等要素,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控制情绪的有效方法。如转移情绪、换位思考、减少刺激、降低期望、心理求助、转换时空、培养兴趣等。

责任编辑:汉特斯邦德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