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写了几篇淘书的日志。不为什么,只是淘书乐,乐读书,于是乎,不厌其烦地写出淘书、读书的心境。那是开心的抒发,是心理感受的张扬。 树大招风。尽管自己业余爱好之树尚未长大,便招来一些质疑,甚至责问。 “你进京不是去淘金吗?要买书、读书,还用撇家舍业跑那么远的京城去?值得吗?当然,朋友们的这些疑问,都是善意的,甚惑有不解在里头。 淘书、读书,不为实现远大理想,更没有以此赚大钱的念想。俗称,赚钱人不读书,读书人不赚钱。起码赚不到大钱。因为,他一门心思用在读书上,将精神寄托在书海里了。当然,去书里寻求那黄金屋,去书页里寻觅颜如玉,那只是古代才子佳人的自我慰藉而已,都是扯淡。当然,科举制度取士的时代除外。试想,眼下谁家美女会去欣赏痴迷读书的穷酸读书人?一位痴迷读书之人,即使上了“非诚勿扰”,也只会落个灭灯的残局。抱得美人归,那是黄粱一梦的重版而已。 既然读书求不到“黄金屋”、“颜如玉”,干嘛用情于此呢?岂不是空耗脑细胞,进而在浪费生命? 在此说个故事。有位打牌人说钓鱼人不务正业,打牌多好,不用花费那么多钱去买钓具,更不用夏冒酷暑秋顶冷雨;钓鱼人说摄友是不务正业,拍片得买好器材,甚至还冒着“玩单反,会破产”的风险,再说,风光在远处,长途跋涉,爬山涉水,拍片多辛苦;摄友说读书人不务正业,书里哪会有山水的精彩?读书人说了,你打牌、你钓鱼,你摄影,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愉悦心情,保证身心健康吗?而这些娱乐活动,书里都有。不信,你看看姜太公的钓鱼之乐,看看书里的推牌术,欣赏下书里的世界摄影佳作。“书籍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读书不也体会到打牌、钓鱼、摄影之乐了吗?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知书,才能达理。诗书方能继世长。腹有诗书气自华。此正是读书之乐。从事司法工作近三十年,除了阅读必需的业务指导书,便是政治学习读本,其它文史哲,尽管也偶尔买几本,但读下来的不多。不读书,便思路闭塞,便处事愚钝。如今,买书读书,正是为了弥补往日的缺欠。读佛经,恍然悟到佛教对中华文化文明的渗透影响之大;读圣经,才明白,这世界的百科全书,不仅其中蕴涵了自然法的常理,更有着现代文明可资借鉴的精华。……尽管当下的阅读不再为办案之需,却完善健全了人格。 阅读伴我走天下。孤身的旅程是寂寞的,异乡的夜晚是无助的。然而,一册在手,在跟哲人先贤的对话交流中,或激愤,或激越,或陶醉,或疏淡,或闲适,或神游,于是,人走书相伴,书香随我行。有人说,酷暑时节,点上支烟,凉快下;数九寒天,点支烟,暖和下;疲乏了,点支烟,解解乏。然而,在我感觉,这书的妙用,显然胜过这烟的功能。起码,书中没有尼古丁的毒副作用吧。 读书破万卷,走笔如有神。其实,读书并非完全为了当作家。但读书多了,自然想表达,想将读书触发的灵感表述出来。如此一来,便不由得不动笔。于是,可写读书札记,可写日志,可写博客,可写微博,动笔间,便活动了大脑。文字的组织,表达的逻辑性,进而追求的思想性,这一切都会让你的大脑活跃起来,神经兴奋起来。当你的博客文章被推荐,甚至转载;当你的文章转化成了铅字,上了报刊,你向广大读者讲了一次话,发了一次言,那所带来的愉悦,则无以言表了。所以,读书不但排解寂寞,其所带来的附加值也是无法估量的。 读书可以化解愚昧,读书可以愉悦心情,读书可以锻炼大脑,读书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好处多多,何不来个多多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