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空虚都可能与我们的欲望之间的落差而构成我们的痛苦的底色。当社会的各种负面的东西在我们的人生之中铺陈开来的时候,我们不仅要面对,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会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作恶或者为善。 而这个社会所展露的东西逐渐成为我们的谈资,不再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一种貌似正义的感觉,我们走的太远了。当所有的东西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变得习以为常的时候,我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审视生活的勇气。于是,我们便过上了被苏格拉底定义为“不值得过”的生活。 我们的人生如何安顿?物质的丰裕,精神的饱满。可是什么样才叫作物质丰裕?什么样又叫作精神的饱满?在我看来,这不只是一个哲学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生活问题。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苦难是具体的苦难,痛苦是具体的痛苦。例如贫穷与疾病,疼痛与死亡等都是具体的苦难。还比如抑郁等精神痛苦对于个人来说也都是十分具体的恐惧。 这些年,我发现唯有书写我们痛苦的文字才具有得以永恒的魅力。曾经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之后再读他的全集。励志有时候是庸俗的,而唯有对人生痛苦的揭示才是恒久的。所以,真正能够打动人的是悲剧,是那种设身处地的痛苦。 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空虚带给人们的那种绝望会让人觉得连死亡都会是一种诱惑。人间的悲剧也大多根源于此。而于此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人们在寻求物质的丰裕足精神刺激的路上迷失方向,甚至酿成灾难性的后果。 求而不得,得而复失都会导致人生的痛苦,真正做到豁达面对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尤其是今天的人们,物欲横流,欲望被不断的里发出来,我也走在自戕的路上,像雾霾弥漫,让多少人的健康受到减损,甚至是威胁。 对于抱有理想的人,理想的破灭会让人痛苦。对于是尊严为生命的人,尊严的受损会让人痛苦。对于那些行尸走肉的人,精神的空虚便是最大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