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书边话(八十二):“三闲斋”里的呆人呆语_断桥梅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网友投稿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2-11
摘要:“你退休了(准确说是二线),不就月发三四千块钱,咋不出去兼职挣点外块?在家闲着,就闲呆了

书边话(八十二):“三闲斋”里的呆人呆语_断桥梅


“你退休了(准确说是二线),不就月发三四千块钱,咋不出去兼职挣点外块?在家闲着,就闲呆了啊。”这是昨下午,一位网友对我的善意忠告。


“你真该出去走走。天天埋头书堆里,不闻窗外事,小心成呆子了。”这是家庭“一把手”撂下的话。


一天里,被戴了两顶“呆子”的冠冕,即使冠冕再舒服,也会让我心里咯噔几下,毕竟两顶,沉。


近来是有点宅。春意料峭,还是寒意袭人。除却回家探望母亲,去单位象征性撞钟,取回报刊,就宅在三闲斋里。


先是中了“余毒”(文友对我捧读余秋雨的不屑语),跟随秋雨老师,又中了屈原、司马迁、嵇康等魏晋名士、唐代诗人们的毒。就连一直憎恨的“宁负天下人”的奸贼曹白脸,也在秋雨老师对其文采的钦佩目光里,变得可亲起来。足见中毒之深。


读余秋雨,实在是粗懂中国文脉之需。他的文字貌似写中华文化史,实则写中华文化里的优秀人格。借介绍中华文化英才的同时,传承了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比如中国文字、书法、绘画、雕塑、科技等等。你在读他的文化大散文,实际上,拂面而来的是中华文化的瑰丽元素。在潜移默化里,你能感觉到内心贫瘠荒漠的空间,日渐湿润、丰盈起来。你的视野,不再是线性的,不再是单色的;你的笔墨,不再是扁平的,不再是单纯的镜头的描画,多少有了厚度,有了韵味,当然,这就是自己的追求,当下自我感觉,仅仅是有了些许起色。


宅在“三闲斋”,吃的都是别人嚼过的馍。秋雨老师的作品,之所以厚重,有魅力,除却个人天赋,与他的埋首苦读和艰辛考察分不开的。秋雨老师有过几次苦读经历。首次是1976年,因肝炎回乡下养病的他,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被安排到了奉化山间的蒋经国的图书室,专心阅读了当时很难找到的《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四部丛刊》等书,几个月没下山。第二次是在香港的大学校园,完成了对海外主要思想文化经典著作的研读。这为他后来围绕中华文明遗址乃至世界文明遗址的考察,为撰写后来的中华文化系列著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登高山,为的是看得更远;读经典,休闲,更是汲取。说这些,并非意味着自己有啥野心。让自己的文字日渐抛却俗气,多少有点看头,让众文友看了不至于悔青了肠子。再就是,提升下眼力,审视家乡厚重的文化积存,有所发掘,有所推介。说着,说着,就冠冕堂皇起来了。


读书,是避不开的养心休闲路径。但非唯一。近几天,读书累了,受儿子的启发,收听讲座。洗刷间,饭间,乘车时,都可以耳麦收听。马未都老师谈文物,台湾文化学者蒋勋老师的美学、建筑、雕塑等文化讲座,都是不错的选择。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人的忠告,颇有道理。春光里,走出寒舍,去文化意味浓郁的场所,晒晒太阳,呼吸下文化气息,将是最惬意的选择。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