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检大院里的年轻人》 首发于公众号 冬夜,周一,加班,收到了《法检大院里的年轻人》。 书的作者和他的公众号,在身边的伙伴圈子里很有名,因此屡屡被推荐。 不是同行的小伙伴推荐给我,说:为什么你们是同行,人家的生活比你的精彩那么多。也是“大院里年轻人”的小伙伴推荐给我,说:看看人家,看看人家把日子过的多精彩。 一本书,告诉我一个身处远方的人以这样的方式在生活着,精彩的生活着。我想,这多少对其他年轻人,是一种鼓励,例如对我。就像当年老罗振臂一呼“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如今多少人拿着他的锤子手机那样。情怀?你可以这么叫。我更愿意把这理解成是,我们对枯燥生活和可能注定做不成什么大事的人生的一种反抗,虽微乎其微,但依然有人会这样做,例如我。 一个知名作者。有些评论把作者归成网红,我不愿把CU检归入其中。网红这个词,多少有些贬义。就像曾经的暴发户,土豪一类的词那样。可能在现下的语境中,网红更多是指代以博关注度为首要目标的群体。但并不是说关注度高了,就是网红。从我对书的阅读感受,作者会是一个有想法,爱生活,不装的同行。这年头,能把东西写得有血有肉有温度,难。满眼都是假大空,和单纯的用假大空反对假大空。 书到手后,花了整整一晚上来读。喜欢!跟作者是同行,他提到的场景,都算熟悉。想来年纪也差不多,他的那些思考,也都或多或少,或清晰或糊涂的思考过,因此亲切。其中的快乐、伤心、疲惫、焦虑,是我们这群人都曾有过的。想来,这也是作者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感同身受。 书的开头有句话很打动我:“永远保持可以随时离开的能力”。从广义上讲,我们这个工作也是被人放在“一张报纸,一杯茶,晃晃悠悠一整天”那个印象中。只是,看过文章的或许多少能理解,这工作到底有多忙,多累。 事实上真正对未来有焦虑的,正是这些每天都忙着工作的,而不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们。要知道,就是有些人是希望把日子过得有意义起来的。对意义的渴望,才会产生焦虑。那份叫做“随时离开的能力”的保持,并不是什么不安分守己,而是要一直保持着对人生的开放态度,去学习,去生活,去做一个有趣的人,去过一个有趣的人生。这一个人对人生的真正的珍惜。 读过点哲学的人都知道,人,是最难被定义的。因为人本质上或许是一种创造。掉一句书袋,人是一种“是其所不是”的生物。此刻被规定下来的人的定义,会因为人创造性表达出的新内涵所证伪。 人,是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人生的意义就在这样的更新的行动和体验之中的。这里面的意义,是“一张报纸,一杯茶”没办法给的。 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就被定义成某个样子而再无寸进,是很可悲的。果如你我,一个大院里的年轻人,偶尔翻翻作者的书,浏览浏览作者的文章因此而有了日新又新的想法,哪怕是三分钟的热度,那也是三分钟不一样的时光。或许终究要有一部分人,沦为“一张报纸,一杯茶”,但,又或者,同样的也会有那么“努力不被定义的一小撮”在那里没放弃对美好的追逐。 我不想说“一小撮”的什么深远意义。 起码,他们的存在, 让那些“一张报纸,一杯茶”们想要去教育再年轻一些的后来人“不可能”“不现实”的时候,羞于启齿。 让那些“努力不被定义”们在追求理想生活和理想人生的路上累了,疼了的时候,在这里找到“吾道不孤”的温暖。 一本这样的书,如果说它给了我这样一个读者什么。我愿意这样说:CU检,他为那些还愿意相信梦想,相信美好的“大院里的年轻人”站出了一个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