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郑心永先生的贡献,有人称其为“办报奇人”、“办刊奇才”;也有人说,“郑心永不是新闻工作者,而是新闻人物”。在我看来,这些赞誉与评价,可谓名副其实。在年过花甲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竟然接连创办和参与创办了四家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杂志。这不仅是神奇,也是传奇,更是惊奇。 唯一令郑心永先生难过的是,因左下肢血管栓塞,于2006年3月16日被作了左腿截肢手术。从此,只能在床上生活了。我到《民主与法制》杂志任职后,曾数次前往上海看望郑老先生。老人身体尚好,只是听力不行了,所以现在每次去看他时,我们只能用笔在画板上互相写字交流。 看到老人生命力日渐衰退,由他女儿郑园园起意并与其兄郑伯怀一起整理编辑完成的《郑心永诗文选》于2012年由中西书局正式出版了。全书共三辑:第一辑是郑心永先生自1944年至2007年之间写作的旧体诗;第二辑是郑老先生各个工作时期撰写的评论与随笔及序文;第三辑是横跨50年给亲朋师长的书信。全书共10多万字,文字不多,但读起来却甚感亲切。“文选”不厚,小32开本,薄薄的小册子,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人生。 言长纸短,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报人一生的坎坷历程和自强不息、坚毅不拔的奋斗精神。 丁柯——参与见证了《民主与法制》杂志辉煌的第二任总编 我们《民主与法制》杂志的第二任总编丁柯先生同样经历丰富、资历深厚。可以说,他既是一位老革命战士,也是老新闻战士;既是一位老军人,也是一位老报人;既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丁柯先生1921年4月出生于上海,祖籍为原江苏省川沙县人(即现在的浦东人)。17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前往延安抗大途中受阻而参加新四军。之后,随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在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政治队、军事队受训毕业后,一直在新闻战线工作。1942年从苏中新四军一师调往浙东地区,参加创建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斗争。从此,他就成了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革命干部。他先是新四军浙东纵队《战斗报》社主编,后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前锋报》社总编辑,再当新华社华东前线分社一支社社长。 上海解放后,丁柯先生进入《解放日报》任编委。在陈毅市长的指示下,第一份《解放日报》就是在丁柯先生等同道的努力下得以出版的。此后,丁柯先生曾经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党刊编辑部《党的工作》、《支部生活》总编辑等职务。其间,丁柯先生还曾先后在我国杰出新闻家范长江同志与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同志身边工作过。 1982年,受组织委派,年过花甲的丁柯先生来到《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先任总编辑,再任社长。他在任期间,又创办了《民主与法制画报》(后改名为“民主与法制时报”),从而将民主与法制社一报一刊推向了顶峰,杂志最高发行量曾达到近300万份。许多人对那个年代的《民主与法制》印象深刻、迄今难忘的美好记忆,主要就是指丁柯先生担任总编的《民主与法制》最风光的时代。在丁柯时代,还有两件大事值得后人铭记:一是创办了民主与法制杂志刊授部,因而使许多地方政法干部受到了相当于进入大学的法学教育;二是创刊了《民主与法制画报》(后于2001年改为《民主与法制时报》),为此使《民主与法制》杂志拓展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 2009年10月27日上午,纪念《民主与法制》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举行。与会人士充分肯定了《民主与法制》30年来的办刊成绩和经验,并对该刊继往开来、更好地担当媒体责任寄予厚望。 作为唯一一位出席纪念座谈会的前总编,丁柯先生深情地回忆起了当年的激情岁月。他说:“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乱反正,终结‘和尚打伞’。改革开放,掀开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民主与法制》适应历史发展潮流,应运而生,抚育她的正是我们党的许多英雄前辈。我们都记得,就在这座人民大会堂和北京饭店,老前辈们有过多少次聚会?王首道、伍修权、刘英、曾志、曾三、陈丕显、张友渔、夏征农、罗竹风……他们都是《民主与法制》的创始人,真正的掌舵人;五、六两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79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1984年12月,彭真委员长,都情意恳切地为《民主与法制》题词,刊名就是彭真同志亲笔题写的。党的老前辈对于伟大的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殷切期望,永远深深地刻印在《民主与法制》工作人员的心坎里。” 对于“三十而立”的《民主与法制》,这位老总编在发言中显然也是感慨万千:“今天纪念创刊三十年,唤起逝去的这些记忆,就是为了面向现在,面向未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各条战线都在大变特变,我们正面对媒体的新时代。报刊杂志被阅读受教育的唯一性、重要性的作用已大大降低,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有新的创意,新的人才,特别需要的是,要有新的觉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