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数据破解民生痛点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王淑静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1-14
摘要:群众办低保,跑遍公安、民政、银行等十多个部门,历时4个月,通过率却只有11%,问题怎么解?一些公共安全事件,事发之前常有苗头,却淹没在海量信息中,难以及时预警,怎么办?基层社会治理的“民生痛点”、管控难点如何破解? 2016年来,福建运用大数据思维
群众办低保,跑遍公安、民政、银行等十多个部门,历时4个月,通过率却只有11%,问题怎么解?一些公共安全事件,事发之前常有苗头,却淹没在海量信息中,难以及时预警,怎么办?基层社会治理的“民生痛点”、管控难点如何破解?
2016年来,福建运用大数据思维,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的“e治理”模式,推进大数据汇聚共享,依托遍布全省的城乡社区网格,以线上信息、线下网格为支撑,不断提升基层在精准服务、管理,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据五级共享让群众少跑腿
2016年9月,福建平潭岚城乡上楼村64岁的村民翁益妹到社区工作站申请低保。递交申请表和身份证后,工作站业务员当场调出了她的存款、房产等十多项信息,半小时内完成了初审。随后,乡镇人员上门审核,一个月内办理了低保手续。
以前低保难办,是因为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库互不联通,群众办事只能逐个部门跑,一一开具证明。
2016年以来,福建构建省市两级架构、数据省、市、县、乡、村居五级穿透,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汇聚共享的网格化信息平台。福建省民政、公安、卫计等15个省级部门的27组数据项、96万低保数据下沉共享,和平潭本地各政府部门数据汇聚,社区可实现精准筛选,89%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在现场即被告知,审批流程缩短至1个月以内,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低保。
“很多部门把数据当作自家财产,藏着掖着”,福建省委政法委、综治委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福建将数据汇聚作为综治重点工作项目,纳入地区和部门综治考评,省委相关负责人逐一“攻坚”各省级部门,督促数据开放共享。
在省、市建立大数据汇聚共享的网格化信息平台,从省级到村居五级共享,依托遍布全省84个县区、890个乡镇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平台和1.3万多个社区(村)的网格化服务工作站,福建全面推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理”综合服务模式,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大数据分析锁定诈骗团伙
2016年8月底,厦门警方摧毁一个位于海沧区新垵村的“抽奖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5人。
案件侦破得益于大数据平台的有效运用。2016年以来,厦门打造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对接公安部、民政部等部委和省直单位下沉的数据,打破市级部门数据壁垒,建设了市民、法人、空间地理、信用和视频等基础数据库,初步实现了数据的统一采集、集中托管和共享应用。
新垵村案件中,辖区民警将全区流动人口数据和就业人口信息、前科人员等信息进行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辖区有26名诈骗前科人员,连续6年没有就业信息,经常凑在出租屋内,还有申领POS机记录,这些信息碰在一起,诈骗嫌疑较大,通过重点布控,很快锁定了嫌疑人。
厦门市公安局科技通讯处处长林世国说,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之前,都有许多信息反映潜在威胁,但因为信息采集碎片化,报送过程“中梗阻”以及没有大数据分析作支撑,这些隐患苗头淹没在海量信息中。如厦门公交车纵火案,犯罪人员陈水种曾多次上访,购买汽油并通过网络查询作案手法。
林世国说,厦门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平均每天接收3000多条涉及公共安全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与系统的各项数据进行碰撞、分析,及时掌握基层动态、警情,并推送给基层网格员,进行矛盾纠纷化解、隐患排查、重点人员管控等。通过线上大数据分析支撑,线下网格化布局,福建社会治理逐渐从被动应付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
巧用APP群防群治
2016年初,厦门五缘湾入室盗窃和电动车盗窃案件多发,民警在“厦门百姓”APP平台发布了巡防任务,每天都有一批志愿者“接单”,利用闲暇时间巡逻,提供多条案件线索,民警据此摧毁多个犯罪团伙。很快,该类警情大幅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