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招生大战又开始了。打开微信朋友圈转发了母校的招生简章,顺便也浏览了一下招生信息。相比十年前,招生规模和收费标准,招生数量上升了,学费也上涨近一倍。 趁记忆还没有完全消褪,静下来回忆研究生岁月,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学生还是老师? 刚开学,每次进入校门,都要面对保安的盘问。认真负责的保安总是用怀疑的眼光审查我的身份,要求我出示证件,到底是学生?还是老师。 面对保安的严格审查,我也是忐忑不安,如何答复也是两难。刚入学,学生证件也没有,我说是学生,年龄与身份显然不相符;说是学校老师,我也没有工作证。我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其领导过来交涉。 有次上课,一位老师和我比工龄,我笑答,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你应该还在上学。另一位老师因为要提前接小孩放学,要求我给研究生同学上课,我借此也过了一把老师瘾。 家长还是学生? 其实,从开始报考,考试、复试、答辩…...我的学生身份一直受到质疑。在校园,一般我是低头走路的。有一次路途偶然与学校书记、校长狭路相逢,领导居然主动和我打招呼。 开学伊始,我在宿舍整理行李。随后,一位舍友的母亲因为儿子病假的缘故,也亲自到宿舍帮儿子整理床铺。因为我们年龄相仿,这位家长也主动和我攀谈起来,打听我小孩的具体情况,家长当然希望孩子们能互相照应,尤其是同一个宿舍。 有一次,舍友的同学敲门拜访,我开门迎接。后来,室友告诉我,同学询问你宿舍那个大叔是谁? 进不去的教室? 晚上自习,起初,我也想去宽敞的教室,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但每次去教室,也总是遭到保安的阻拦,理由当然简单,不能打扰学生自习。所以,一般情况,我是在宿舍自习。 白天,遇到不喜欢的课程,一般我也会翘课。自己去图书馆看书。其他专业的课,倒是经常去客串旁听,有点不误正业。 我对于学语言特别有兴趣。印象最深的是两次旁听课,一个是诉讼法专业开设的日语课,我也去复印了课本,坐在后排旁听。这位日语老师说,你们这些旁听生,估计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一个没有。果然,一学期下来,我成为了最后一名旁听生,其它旁听生都知难而退了。日语是入门容易,晋级难。 另外一个就是民商法专业的英语口语的课程,我也坐在后排旁听。外教是一名印度籍女教师。不料,课间休息时,女教师主动走到我身旁,问询我是否是学校领导?是不是来检查教学质量的?为了提高口语能力,我还不辞辛苦,邀约同学,前往中山大学英语角练口语。 工商管理的课我也喜欢蹭课,法理学、宪政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也去。法学院的名家讲座,每次我都到场。每到互动环节,我还向主讲嘉宾发问。记得华东政法大学的一位著名宪法学者,受邀到我校讲学,我还专门提了一个敏感的宪法问题,讨教于大方之家。弄的该教授王顾左右而言他,刻意回避我的问题。估计我的相貌和年龄,令教授产生了戒备心理,引起了误解。 新来的同事? 去图书馆当然会省去许多麻烦,不会为身份问题纠结。但有时也会误会,我有次主动和也在图书馆借书的老师打招呼。老师当然也是微笑致意,但也是一脸困惑,难道是新来的同事?直到有次上课,这位老师看我正经危坐听课,才知道我原来是那主动打招呼的学生。 凭什么让他先来? 学生食堂排队进餐,也是一个头疼的事情。我为了节省时间,投机取巧,一般会去教师窗口,教师窗口毕竟人少。有时候,学生也会去教室窗口享受便捷待遇。一个年青女学生排在我的前面,临到这位女孩,不料,窗口的阿姨主动要我先来。女孩不满,当场表达抗议,应该先来后到。阿姨就让小女生看教师窗口的标志,我在一旁默不出声,静静享受教师待遇。 送外卖的不能坐电梯? 教学楼的电梯容量有限,尤其是上下课高峰期间。我的优势又明显了,学生一般还主动让我先来,并问候老师好!我的两个研究生小同学,有次上课为坐电梯发生纠纷,为此还受过学校批评。 不过,凡是也有利弊。去研究生宿舍坐电梯也会遇到麻烦。有时也会带外卖去宿舍。我这年龄带着饭盒,物业管理人员死活不让我坐电梯,说领导有规定,送外卖的只能走楼梯。 学生证不会是假的吧? 暑假来临,我也会回家探亲。当然会用学生证购票,高铁二等座可以享受75折。 高铁经常会查票,进出站,途中都会查票。我现在也一直反感高铁途中查票的制度。进站查,出站查,为何途中还要查票?难道大家都是恐怖份子?所以,遇到中途查票,我一般不大配合。 有次,我去洗手间,正好遇到列车长查票。这个时间去洗手间,难免逃票之嫌,肯定是重点审查对象。我极不情愿的出示车票,列车员看我是学生票,疑心大增。坚决要我出示学生证。我说学生证放在行李包里,列车长随机贴身跟着我去核对证件。一边审查我的学生证,一边疑惑的看着我,你这学生证不会是假的吧? 发传单的如何混进了招聘会场? 临近毕业,各种招聘会纷至沓来,我也想去现场感受一下毕业生就业的艰难。当然各种证件是必须带齐的,就业推荐信、门票、学生证等。这是一次广东高校研究生专场招聘会,招聘会在中山大学举行。同学们整装待发,西装革履,跃跃欲试,制作精美的简历当然也不可少,毕竟争取一个好的就业机会不容易。 招聘现场果然人声鼎沸,人潮汹涌,想投出一份简历,也需要漫长的排队等待。我持证进入现场,漫不精心的四处闲逛。不料,一位组委会的领导发现了我,当即把我呵斥住,还把一帮工作人员叫过来将我团团围着。 领导当着工作人员的面质问,你们怎么把发广告的人放进来了?大有问责之意。我冷静应对,逐一出示各种证件,交由领导审查。 我也当场表示了不满。我告诫这位领导,学习是个终生的过程,不要老眼光看人!本来今天我是鼓足勇气,高高兴兴参加招聘会,你们这种做法破坏了我的心情。 领导也非常尴尬,对我竖起大拇指,满脸愧疚赔笑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