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日渐消逝的生活艺术_江渚子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法律的异邦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31
摘要:梁实秋 先生曾经说,每天早起最快意的一件事,莫过于在案上发现一大堆信了。对此我是颇有同感的。每天清晨,从邮箱里取出或厚或薄的一叠信件,摊于书桌,然后泡一杯绿茶,一封封地将信拆开,展信细读,无疑是一件极为赏心悦目的事了。书信中那些或娟秀或粗

梁实秋先生曾经说,每天早起最快意的一件事,莫过于在案上发现一大堆信了。对此我是颇有同感的。每天清晨,从邮箱里取出或厚或薄的一叠信件,摊于书桌,然后泡一杯绿茶,一封封地将信拆开,展信细读,无疑是一件极为赏心悦目的事了。书信中那些或娟秀或粗犷的笔迹,散发着新鲜墨汁的幽香,或朋友的问候,或恋人的倾诉,或亲人的叮咛,或师长的嘱托,情意酽然,令人动容。因此,在书信时代,无论清晨之读信,还是静夜之回信,既是一种心灵与情感的真诚交流,更是一种艺术的熏陶与审美的享受。遗憾的是,随着电讯时代的到来,这种简朴而温馨的生活艺术,却离我们渐渐远去了。

提到写信,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位朋友。他的女友在另一座城市就读,于是两人便相约每天保持通信联系。每天傍晚,朋友最幸福的一件事情,便是在宿舍倚门等待邮递员到来——邮递员也由此成为了一种有些浪漫的符号了。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每次接到信,脸上洋溢的那种温馨而快乐的表情。每次接到信,朋友总不急于将信径直拆开,而先要反复端详细细品味信封上的每一个讯息,包括邮票的图案,包括地址栏里的字迹,还有邮戳上的日期,并在书桌上小心地将信封表面折痕抚平。他拆信的方式也很艺术很考究,从来不肯轻易地撕开,而是用小刀片或者竹片小心翼翼地将信封拆开,然后将信很庄重地取出来,兴致盎然地展读,反反复复,如痴如醉。读罢以后,便重新将信按照原来的折痕小心折好,安放于信封,用胶水重新封上,并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床头的纸盒里。每天深夜,朋友便在深夜的台灯下开始回信,向女友历数着一天来的见闻与感想,他是一个极有才情的人,诗歌写得很好,有于坚的风格,因之每次他的回信总要附上一首短诗,清疏凝简却情到深处。朋友写信从不一气呵成,而是先在草稿上打个草稿,字斟句酌,推之敲之,成熟后便端正地誊写在考究的信纸上。无疑,写信的过程对我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件有些浪漫的事,也是他一天中最为幸福温馨的时光,而正是在这种生活的艺术里,爱情得到了真正的酝酿,并获致了一种浓酽的精神力量。因之,所谓写信抑或回信,便成了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而这种精致而从容的生活艺术,决非今天那些粗糙且烂情的短消息或伊妹儿所能真正替代的。

书信也者,在西方一直被称为“最温柔的艺术”。今天当我们读到李敖、鲁迅、徐志摩或卡夫卡、弗洛伊德等人的书信集或情书集时,直接触摸着先贤们丰富而真实的情感世界,他们生动的思想与情感跃然纸上,让人触手可及。书信里那些或壮怀激烈或柔肠百结的文字,那些或活跃或凝重的手迹,让我们读罢而为之动容,并在激赏之余感到了无限的悲哀。因为今天的电讯时代,已经使书信无可挽回地日渐消失了,即将成为历史的陈迹。书信的消逝不仅意味着一种文学领域和文体形式的消逝,也意味着一种典雅的生活方式的消逝,更意味着一种精致的生活艺术的消逝。每次当我在先哲的书信里读到古风蕴茵的“某某钧鉴”之类的称谓时,不禁为之感动。因为今天的我们已经丧失那种精致表达的情趣与气质了。虽然我们每天发出着不同的电邮,但我们的表达却变得功利而麻木,就事论事,匆忙而潦草;即便是祝福,也显得敷衍了事,甚或仅仅是一种批发。我们已经习惯了肯德基式的表达方式,昔日那种扎着领结在烛光下吃大餐的优雅与从容,今天已难觅踪迹。我一直在想,一百年以后,我们是否还能如前人一样,给后世留下一封封爱恨纠结却文采粲然的情书,抑或一封封酬唱往来心迹坦陈的私人信函?虑及此处,内心便有无尽的喟撼。记得几年前,苏彦新兄给我看其友高鸿钧君写给他的信,信是用竖行的信纸写的,大概是宣纸之类,令人惊诧的是,信居然用毛笔草书而成,龙飞凤舞,行云流水,让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不知高先生这般儒雅古朴的风度和气度,在今天的学界里尚有几人欹?

张海斌

2007107凌晨2

责任编辑:法律的异邦

上一篇:一支烟的司法关怀_向渊而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