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武汉市江汉区泛海国际樱海园的李先生向记者爆料称,2013年,他刚搬来此时,与他们小区仅一路之隔的王家墩公园就已粗具雏形。如今,树木和草坪都慢慢绿了,园内绿道被清扫得一尘不染。然而,李先生数次想入园锻炼,却一次次吃了“闭门羹”。对此,相关部门表示,已在积极协调推进此事,各方均在争取让公园尽快对外开放。(2月26日中国青年网) 按说,城市公园一俟建成,自当开门迎客才是,而断不会“千呼万唤不出来”。何况,王家墩公园作为当地投资2.4亿元、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兼具生态及休闲功能的大型山体公园,被称为武汉CBD的天然“绿肺”和“氧仓”,更是让人充满期待。故而,王家墩公园长达4年时间的“闭门谢客”,实在让人不明就里。 对此,当地主管部门却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指2013年仅仅是主体工程完工,而诸如绿化、园建、道路铺装、指示牌等,截至去年上年才结束。而之所以迟迟不对外开放,缘于用于园区陈列的入选雕塑作品,需要由年内举办的“2017 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最终确定。 然而,上述理由并不能让公众信服。市民口中所说的“建成”,显然并非单指主体架构,而是一切就绪。事实上,早在2013年4月,媒体在报道王家墩公园通过竣工验收、不日将移交相关部门的新闻时,即配发了一组实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出:整个园区并非只完成了主体工程,而是绿化、景观、园路、广场等一应工程均已完毕。只是不知何故,时至今日,早该举行的移交却一直“难产”。 而当地相关部门把闭门谢客的原因归咎于“雕塑作品待建”,同样不具说服力。诚然,倘若雕塑景观正在建设而又游人如织,无论对游客还是雕塑本身,都是一种潜在风险。但问题是,雕塑景观建设何以不能实现与工程竣工同步?而这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此雕塑景观一开始并未纳入规划,而是随后新增。由此可见,即便雕塑景观待建属实,也并非是公园4年不开放的主因。 其实,如果把王家墩公园纳入武汉CBD的总体规划中通盘考量,或许谜底可解。譬如,武汉中央商务区尽管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各具特色,也基本做到了高效与生态并重。但辉煌之下,亦出现了定位相似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弊端,需要相关部门着眼全局,谋划调整。同时,王家墩公园作为武汉CBD的天然“绿肺”和“氧仓”,也并非“孤军作战”,而是与梦泽湖水体公园、后襄河植物公园、原王家墩机场森林公园等四大公园项目集成一个公园群,共同发挥作用。而上述公园,有的早已建成,有的则尚在建设中。 故而,不排除当地相关部门在等待一个最适宜的时间节点:一是武汉中央商务区通过调整,进入发展“快车道”;二是具互补作用的生态公园群全部成型。在此基础上,再选定一个诸如“2017 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这样的契机,让“绿叶”(以王家墩公园为代表的生态公园群)配“红花”(武汉新兴中央商务区)一并闪亮登场,岂不让人眼前一亮。 如此“集群”亮相,显然更具视觉杀伤力:届时的武汉中央商务区,必然产生轰动效应,从而为武汉这张“名片”增色不少。若果真如此,则不排除王家墩公园之所以长期闭园,其中有着相关部门希冀保持原貌的考量。然而,仅仅为等待这样一个时机,让市民数年“过园门而不能入”,尽管并不影响其发挥生态调节功能,却未必符合城市以民为本的理念。 而王家墩公园因此至今尚无开放时间表,只能表明,当地相关部门在决策时,似乎少了那么一些民生情怀。其实,倘若心中有群众,即便王家墩公园如期开园,相关部门所要做的,无非多尽一些管理的责任而已。如此,既满足了市民观光休闲的需求,也并不妨碍平素更新改造,亦不会有损公园日后亮相时的英姿,岂不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