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印象是在如今已破落的电影院。记得那时候我们都很小,学校组织我们集体观看法制教育片、预防邪教、法轮功犯罪等题材电影,每次看完都浮想联翩,心惊胆颤,偶尔抬头遥望浮云,也是内心惶恐不安。中学时代,基本上没有进过电影院,对电影的印象也是在书本中获得,记得央视有个栏目《第十放映室》,下学回家每天都会蹲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电影的魅力和导演的匠心,透过小小电视机好奇地透视着外面世界。那个年代没有网络,即使碰到喜欢的电影也没有条件去看视频,只能结合栏目评论还有自己在图书馆查找到的资料,把碎片化的信息构建起来,形成自己心中的影像。偶尔碰到特别喜爱的语句,就抓紧时间抄写在笔记本上。得益于此,我的语文成绩偶尔特别优异,记得有一次老师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贴在班级墙壁上,题目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这对于我来说是次非常大的鼓舞,让我意识到学问是相通的。当时《第十放映室》介绍的国产电影很少,大部分都是欧美前苏联日本经典电影。在电影中,我认识了希区柯克、张艺谋等经典大师,也知道了胡蝶、奥黛丽.赫本、费雯丽、巩俐等艺术家的名字。在大学,我们的图书馆条件是非常优越的,电子阅览室、现刊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古籍阅览室等等整一栋楼都对我们开放,各个学院更有自己的图书室,可以说我们可以接触的资源是非常多的,记得刚入学时,室友最喜欢泡在电子阅览室看电影、电视剧,后来又泡在宿舍看,看的题材也特别老,基本上都是金庸、古龙小说改编电影、电视剧,因为这些资源都是内网提供,偶尔听说某个电影名字,在内网上查一下,发现居然也有。所以当时内网在线人数特别多,特别是晚上基本上登不上,很多人为了避开高峰深夜看电影、电视剧,严重影响学习,学校有段时间禁止连接网络,也是那时候,我把中学时代想看却没有机会看的电影看了个遍。临近毕业,有人提议,去电影院看部电影吧!碰巧移动公司搞活动,积分兑换电影票,挑了许久,挑了《2012》,因为当时大家心情都很低落,研究生备考阶段很煎熬,很多人都想放弃了,可是工作也没有着落,都是在一种低沉的气氛中硬撑。现在想想,对那部电影我没有任何印象了,2012如期到来,宿舍八人全军覆没。 日子还是要继续,工作后看的第一部电影是《亲爱的》,当时上网站碰巧看到了一篇影评,于是拉上妹妹陪我一起看了这部法律电影,看了后自己也尝试着写篇影评,终究未能成型,毕竟珠玉在前,自己的作品称得上不忍直视。同学k在读艺术硕士,主攻电影、戏曲方面,同时兼任辅导班教师,理论书籍众多,可是我忙于司法考试,也无心钻研。再后来,因为编辑老师鼓励我们写影评,我也开始有意识地去看一些电影,也许天生愚笨吧,有深度的电影根本看不进去,喜剧电影看起来又不适合写作。所以一直没有动笔。 后来,我再次进了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喜剧的形式却刻画了悲剧的故事。我想,这是怎么了?我向来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从小到大我不需要做太多,很多东西都会到来。即使在他乡求学,我也是不用考虑很多,有过沮丧,但终会微笑向前。L说,我总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也好也不好。一念之间,天堂地狱。一念之间,爱恨纠缠。谁是谁的缘?谁是谁的劫?G以前经常爱说我每天像打鸡血一样精力旺盛,有些女生可能天生在某方面就比较敏感,记得刚入学时,G拉上我一起去吃饭,后来才知道原来某人想追求她,她不好推脱。我呢?大概属于傻大姐类型吧。所以我特别喜欢看《阿甘正传》,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