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作为背景的“县”

来源:听海无声 作者:听海无声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作为背景的“县” 法律其实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笔者曾近距离参与县城司法活动五年有余,感受到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司法特色。研究法律、司法,有必要放在一定的背景之中去观察。“翻箱倒柜”找出2009年一篇旧文的部分内容略作修改,虽已时过境迁,但毕竟
作为背景的“县” 法律其实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笔者曾近距离参与县城司法活动五年有余,感受到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司法特色。研究法律、司法,有必要放在一定的背景之中去观察。“翻箱倒柜”找出2009年一篇旧文的部分内容略作修改,虽已时过境迁,但毕竟也是见证了那段历程。 县,作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宽阔的主干道、林立的高楼大厦、完善的小区、繁华的商业圈、穿梭的公交车、私家车,仅就外观而言,县和城市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在大家日常的交谈当中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一地域称为“县城”,如何解读这带有乡土的称谓呢?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县城晚上8点之后就比较清静了,甚至于在酷热的夏季,喧闹也最多持续到9点钟左右,县城的居民多半还是比较习惯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但是还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每天夜晚至凌晨来往于县城到城市的回程车奔流不息,至然,乘客中绝大部分应为县城居民,或是去城市,或是回县城。这也说明尽管县城外表具有了现代化的某些特征,但是基于县城固有的“保守”,某些现代化的符号还难以在县城立足。另一个感受最明显的表象就是地方语言的盛行。日常的生活、交流、工作,方言成了首选。这一带有浓郁地方乡土特色的标志,似乎在暗示着县城的文化还是传统文化的承接,而县城正是方言赖以存在的基础。方言的盛行与一定程度的封闭有关,对于人员的流动与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文化符号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对外来人员的偏见。县城的流动性较小,血缘及亲缘关系是主要关系,彼此之间关系网错综复杂,相互之间熟识、认识的现象比较普遍。诸如在城市中“先生”、“女士”之类的称呼在县城完全以“叔”、“姨”替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县城中所谓的“干亲”现象比较盛行。在某种意义上,县城基本上仍是一个熟人社会,注重传统的礼仪及人情。多年来,通过招考、招聘等方式来到县城工作的外地人逐年增多,但至今仍然很难融入到“当地人”的圈子中,甚至于在县城的权力架构中,也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县城的发展,一方面受现代化社会结构、经济信息的辐射,另一方面又以乡村的发展为依存。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土交织一起,相互碰撞。可以说,县既是现代化的参与者,又是传统文化的传继者。现代法律及其有效运作的前提假设一般是陌生人社会或个体主义的社会,“在各国,现代法律及其相关的制度很难进入农业社会、熟人社会或在这样的社会中有效运作”。尽管县城的社会结构已经不是纯粹的乡土社会,但正如上文分析的一样,主要还是以亲情关系为纽带而联结起来的熟人社会。法官、检察官也是普通人,波斯纳说:“不能把法院系统视为一帮子圣洁的天才加英雄,他们并不神奇,不会不受自我利益的牵引”,作为县城中的一分子,司法人员在案件的决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地会为各种因素所干扰,而这种干扰较之城市、大城市相比,可能概率会更大,我们的司法人员依法职业保障还应当基于地方性知识的立场,从防止干扰的角度来规范、细化。
责任编辑:听海无声

上一篇:郭德纲的身份和曹云金的契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