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你们开题报告的时候。这意味着你们一生中难以忘怀的读研岁月,已去半截,还剩半截——对那些可能延期毕业的来说,则是还剩大半截。我用“还”,因为我是乐天派;你们中的某些人,可能更习惯用“只”。是的,乐天也罢,悲天也罢,给定期限的读研岁月,确乎是“只”剩那么一段时光了。 在这个时候,你们的心情,像我们曾经的那样,是忐忑的,也是激动的,是徘徊的,也是憧憬的。我们完全能理解,尤其当夜深人静,看到你们还在微信朋友圈活跃,发帖,晒图,点赞,刷屏,话题关涉开题报告的即将“答辩”,那种恍若听候命运审判而生死未卜的夙夜焦灼,何其相似于我们曾经的当年。我们在内心偷笑,但如果留言,还是一脸正经:同学们,别熬夜,早点休息吧。 开题报告是一道坎。迈不过,下次还得迈。迈过了,还有更多的坎,或远或近的等着。总之,迈这道坎的时刻,该来的还是会来。准备好了么?好。插入U盘,打开文档,点击你们互相讨教之后费心制作的PPT,面对答辩委员,开始自我陈述。 那么,在这个或长或短的开题报告阶段,你,该怎样,才更好?这便是我致函的内容或目的,基于我们曾经的经历,想提供一点忠告或者劝勉,即使饶舌,价值仍在。 你要把这场开题报告,当作一次坦陈。因为这其实是让我们共同检阅你前半截的学习状况,包括你们的阅读积累及偏好,你们的学术兴趣及潜力,以便综合评估,以你截至此时的能力和资质,能否及如何承接后半截的写作任务。 如果你的前半截已经虚度,我们必会感知这种虚弱贫乏,有所警觉,进而棒喝。这样的棒喝,即使来得猛,你也不要躲,而应去承接。设法敷衍逃避这种检阅,甚或饰以巧妙的伪装,意味着你在给自己的后半截时光,寻找掘墓人。那个掘墓者,不是其他人。 你要把这场开题报告,当作一次聆听。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容易产生误解,将其当作“论文答辩”。至于我们,当然知道二者的迥异,所以根本不会打算与你们“交锋”。因为你们的坦陈,必有我们的坦陈,譬如选题是否可行,文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合理,论证是否严密,方法是否可行,如是种种。 应该承认,我们坦陈的意见或建议,表达未必都是委婉温和的,内容未必都是公允妥当的,因此也许让你心塞,也许还会让你抓狂,也许让你感觉鸡同鸭讲。但无论如何,这不是你们因之拒绝聆听的理由,也不是随后竭力辩驳的口实。 塞听则昧,兼听则明。聆听,这是你们生命中的选修课之一。一些人拒绝选修,一些人敷衍课程,那是他们的事情。至于你们,我一千个期望,一万个期望,不要轻慢这样的课程。如果之前你们没有选修,那么,就请从这一场聆听开始。 到了这一步,你的开题报告,其实就已结束,只需坐等宣告:过,还是不过。过,并不等于你从此高枕无忧。也许,我们是真的认可、甚至赞许你的计划;但如果明明给了棒喝还是表示通过,那么你就得注意了,“过”不是对你的放纵或迁就,而是对你的劝勉或警示。因为这毕竟只是一道坎,后半截的道路还有无数的坎。 矫健的人,即使偶有绊倒或跌伤,终究是能顺利迈过,抵达更为广阔的天地。但是,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