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博客曾发布了一份政协提案《关于取消分层走班制等变相歧视教学的建议》,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一些网友还在留言发表评论,这表明大家都很关心我国教育公平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宪法问题和法治问题,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公平的应有之义,没有公平的教育,下一代一些人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就会被剥夺。 事实上,历史和现实已经多次证明,那些平时不会读书或者不爱读书的人,不等于他们的人生不会成功,相反,他们可能比会读书的人更有着辉煌的人生和事业,他们日后还可能对母校贡献更大,更可能会给母校捐赠巨款,因此,任何一个学校千万不可短视,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利益,相反,应该因材施教,平等看待任何一个学子。需要纠正的是,上一期发布那一份是政协提案,是张老师读初三的儿子亲自撰写,由张老师修改后提交给政协会议讨论。本期继续发布一位网友陈燕辉的来信,以供大家进一步思考教育的公平问题。 近日朋友圈刷着作者署名张老师的一篇文章《关于取消分层走班制等变相歧视教学的建议》,据说是张老师作为政协委员代表,代其儿子提交给当地政协的提案。这个张老师,这个爹,厉害了!我知道张老师是谁,但我不说! 虽然离初中、高中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哪些时候的记忆却犹如昨日。而且看着自己儿子一天一天长大,要不了几年,他也要面临被分班的各种考验了。 回想自己跌宕起伏的学生年代,现在还能抹一把辛酸泪。小学升初中,我被分到普通班,没有进快班(重点班)。那个时候的快班在新盖的教学楼上课,而普通班只能在老教学楼上课,看见一起上初中但被分到快班的小学同学,都不要意思打招呼,低着头,赶紧走。努力了一年后,初二分班调整,我算成绩稍有进步,被分配到次重点班——就是比重点班成绩差一些,但是逃离放牛班等级的班级。除重点班和次重点班之外,都是放牛班。在次重点班的心情,比上不足,除非走关系,否则进不了重点班。但是稍不努力,随时可能去到放牛班。 初中升高中,我走了狗屎运,被保送上重点中学,不用参加中考,进入高中保送班(也是重点班)。但是毕竟是狗屎运,不是真实努力和实力,一年后高二又被普通理科班。那种心情几乎是没脸见人。后来,我觉得丢不起这个人,思来想去,自己鼓起勇气去找年级组长老师,要求改学文科,表面上说自己喜欢文科(到现在我也割舍不下物理化学),实际上是文科没有分重点班和放牛班,可以顾及一下自己的面子。后来,通过努力,终于高中毕业,上了大学,终于不用被老师按照成绩分来分去了。 现在社会和政府都在关注学校分班的问题,一些地方禁止分班的明令也有,但是其实各地都还是扭扭捏捏、遮遮掩掩地、变着花样地分班分层。这到底是为什么?是谁在驱动分班呢? 无利不起早。从分班制(或者叫分层走班制)中受益人的人就是维护这个制度或者叫潜规则的利益群体。这个群体都有谁呢? 首先,受益最大的应该是教师群体。在升学率挂帅的背景下,教师群体的名誉和经济利益都与分班制直接挂钩。为了保障升学率,把一段时间内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配备最好的教学资源,保证这一亩三分地多长点高粱水稻。其他班就放牛吧!这样安排,教师群体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受益:第一,与升学率挂钩的教学奖金,学校管理层和优秀教师受益最大,升官发财。第二,水平一般的老师教放牛班,也能轻松混口饭吃。第三,对于大部分孩子学习不好,老师是没有责任和压力的。大部分孩子学习不好,或者心灵受到创伤,只能怪学生自己不努力不坚强,进不了重点班;怪家长不够努力,不能让孩子进入重点班。 其次是部分家长和学生——一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有能力安排孩子进入重点班的家长,但重点班的学生只是这个潜规则的被动受益者和非故意推动者(接受不公正就是鼓励不公正),而不是始作俑者。 分层走班制的始作俑者是教师群体,操办人也是教师群体。所以,要解决分班制的问题,就一定要解决教师的利益导向问题,如何引导教师专注与教学水平提高和教学质量改善,而不是在学生中“跑马圈地”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分班制有受益者,也就自然有受害人,那些被分配到放牛班的学生和家长。在普通班的时候,我丝毫不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差,所以努力一些,就赶上来了。在重点班的时候,我也丝毫不觉得比普通班的同学更聪明。但是在重点班的时候,享受到的教学资源是不一样的,不要说老师教学水平和责任心不一样,就连去做物理和化学试验的课程时间和机会都不一样!重点班可以多上实验课,多使用实验器材和药剂,而放牛班几乎是随便应付。说得直白一点,这明显是侵犯了大部分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看看那么多放牛班的同学成了大老板,而我还不是老板,还有一些在中学时成绩不如我的同学,后来读到研究所,甚至出国留洋,成了博士,而我没有读到博士,就知道根据一时的学习成绩分班,分配教学资源,毫无科学依据。有时候发生一些让老师也苦笑不得的事情,给学校捐赠巨款的校友,可能就是那个当年被老师嫌弃的放牛班捣蛋鬼。 如果要改变教师群体的利益导向,我们就要重新思考关于教育的本质问题。关于教育的本质,专家更多的是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上去研究和定义。但是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古自今,教育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支付对价和享受教育服务的消费过程。也就是说,不管给教育多么高大上的定义,她的本质上一定有作为经济行为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