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35公里,计时显示是3小时14分。我一边跑一边在默算,还有7公里到达终点,那就意味着必须在45分钟之内跑完最后的7公里。跑过三角洲大学区折返点,感觉该向终点冲刺了。然而,自我感觉是腿部已经越来越酸了,自己跑量不够的问题开始集中反映了。国庆节之后,北京经常出现雾霾天气,以致于长距离拉练的机会少之又少,真正算拉练的反而是泰山马拉松的半马比赛。 37公里,开始进入赣江大道,配速又开始往下掉了。尤其是到了38公里折返点后,又咬牙跑到了40公里,时间显示是3小时43分。距离终点还有最后两公里,留给自己的时间还有17分钟。 最艰难的时候就在最后的1公里,跑到41公里处,我以为已经到终点了。抬头一看,没想到终点的大拱门还在远处。或许就是这一刹那的误会,顿时放松了自己的精力,瞬间摧毁了自己的信心,立即冲击了自己的身体。 冲,还是不冲?在经历了一刹那进退两难的犹豫和纠结之后,还是立即迈步继续往终点跑去。尽管感觉大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也尽管感觉有些恍惚,但不愿在最后一刻前功尽弃乃至功亏一篑的想法,还是占了上风。于是,在几乎要摔倒的情况下,邹治权跑友与郭舒萍跑友对我实行了严格的保驾护航,一个扶着,一个拉着,而小肖则一手举着旗帜一手拿着饮料在你旁边护送…… 终于到达终点了!当我你踩上终点计时毯之时,我特意看了一眼终点计时——3小时59分39秒。极度痛疼之中,我还在紧张地默算,是不是超过了4小时?坏了!可能超过4个小时了。没想到,正在终点线进行急救处理的我,立即收到了组委会的短信通知—净计时3小时59分09秒。 最艰难的阶段过去了,最纠结的难题克服了,最欣喜的成绩收获了。从此,我更加懂得了什么是马拉松精神,那不就是不放弃、不抛弃吗?跑友对我如此,我对马拉松的追求也是这样。 如此熟悉的赛道、热情的观众、给力的跑友乃至到位的组织管理,不出好成绩,怎能说得过去?怎么叫做主场?原来回到主场比赛的感觉如此之好,实在让人印象深刻而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