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学在成都,正在备战考研。四号中午发来一条短信,述说一则见闻。 去往教室的公交车站不远,有一个垃圾箱,一个拾荒人正在翻捡里面的东西。“蓬发垢面,身不满三尺,穿着一双明显不合脚的运动鞋。”这是女儿短信里的描述。 很快,这个拾荒者就把垃圾翻到外面,从中认真寻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他低着头,旁若无人,仿佛自己守着的是一堆宝藏。行人匆匆,间或有人把自己手里的果核、瓶子、袋子、纸张远远投向垃圾箱,东西有的落入箱内,有的洒落在周围,甚至有一个果核直接打在了拾荒者的身上。拾荒者兀自浑然不觉一般,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 姑娘暗暗为环卫工人鸣不平:“垃圾四散一地,收拾起来又要费很大劲了。” 等待公交车是一件无聊的事情。冷风吹过,她的目光时常在拾荒者的身上停留一会儿,心里的感觉是“可怜又无奈。” 拾荒者的工作结束了。他站起来,把翻出来自己挑剩下的垃圾一点一点地送回垃圾箱内,“怎么翻出来,怎么送回去。”全部清理干净的时候,他又用一块比较干净的废纸把垃圾箱擦拭干净,然后坐下来整理自己的“收获”。 公交车来了,姑娘上了车。拾荒者也推起自己的车子走向下一个“站点”。“我突然觉得拾荒者很高大,觉得自己很渺小。”这是姑娘短信的结束语。 成都很远,姑娘的感慨让我觉得成都很近。我的眼前,“身不满三尺”的成都拾荒者也渐渐高大起来,并慢慢演化成八个字:可能低微,仍然高贵! 一个拾荒者感谢垃圾箱,这是给他带来“利益”的地方,这是他赖以生存的地方。他好心对待:不但收拾好翻乱的垃圾,还要把垃圾箱擦拭干净,然后离开。我们每天吃、喝、住、行,每天前进、收获、进步,我们感谢了什么,即使是一丝温暖,一缕阳光,一滴水,一个鼓励,一个微笑! 我们无时不在追求着“得”,不知疲倦,没有止步,唯独少了感恩。所以我们并不幸福,我们也远非那么体面和高尚——与这个成都的拾荒者比起来。 低到尘土里,然后开出花来。这样的好诗可以送给这位成都的拾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