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知易行难—先知而后行_王少明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17-07-12
摘要:“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在《荀子 儒效》中有这样的话,也就是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却不付诸实践,虽然知道的很多,必将受到困厄。 “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知道了就能做到,还是知道了依然做不到。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知道,在今天信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在《荀子儒效》中有这样的话,也就是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却不付诸实践,虽然知道的很多,必将受到困厄。

“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知道了就能做到,还是知道了依然做不到。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知道,在今天信息传播之快,覆盖面之广的互联网时代,人人皆可为知之者,关键在行和不行上。我们知道了应该行,却不去行;或是知道了不该行,却偏要行。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我们知道吸烟的危害,却还是在茶余饭后,照样的喷云吐雾;我们知道饮酒伤身体,还依然会推杯换盏。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精髓就是知行合一。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这也就是说,知行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知是先决条件。我们是先知道了,有了思想,才动心起念去付诸行动,在行动中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之前的思想,会有新的感悟和体验。这也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于是便想起了在年初时曾红极一时的电视节目,诗词大会掀起了国人的诗词热爱的大潮,激起了国人的诗词灵魂。但是尽管这样的电视节目,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也确实在短时间唤醒了人们的诗词之心。但是其作用却远远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尽管被一再的提及,然而在人们普遍缺乏信仰的今天,到底还有多少传统文化蓬勃成长的土壤。这曾经刷屏的诗词大会也已是烟消云散。从人们最喜欢用的微信软件商就能看出这一点,还有人在朋友圈转发诗词或是晒诗歌吗,估计很罕见吧。就连那些诗词公众号也很少有人去看,人们的精力可以在股票上、在养生上,何以在吟诗作赋上,在经济时代,金钱压倒一切,因此出现了像范雨素这样的底层社会的文学爱好者,才引起了人们迅速的追捧。但是倒退十几年或是更远,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文学爱好者,谁没写过文字日记,谁没有一个文学梦,在那个物质不够丰腴的时代,各种娱乐也是很少的时代,文学成了每个人最大的慰藉。

而物质丰富,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文学梦却早已不知何处,也早已没有了诗情画意,都在忙着看似“有用”的事情,而这些古典文学、诗词歌赋自然是“无用”的。如果不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如果不是现在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语文,还有多少家长去关注这些诗词歌赋呢。

像诗词大会这样的电视节目,尽管很成功,却很难将国人的诗词之心唤醒,也就是很难唤醒一个装睡的人,不是人们没有诗心,而是社会的现实让人们自觉的选择将这份诗心屏蔽掉了。而诗词大会只是停留在背的阶段,也的确没有更深入观众的心,对于诗词背诵只是诗词的发端。至少要有四个阶段,朗读、背诵、会意、写作。尽停留在背诵上,至于能否理解诗词的意义,能否写出诗词,却不是现在电视节目所能关注的。而只有更深的发掘诗词的意义,继而写出诗词,才是更好的传承了诗词,也才能更好的发扬传统的文化。

诗词可谓之传统文化的精髓,篇幅短小而意境悠远,而且还能够朗朗上口。由于自己喜欢诗词,空闲之余,静下心来写一些诗词,字斟句酌、谨密推敲,也是乐趣使然。时间长了,对于成语、词语、字的同义、近义以及诗词的韵味、意境也就加深一层理解。

对于诗词尚属业余爱好,但不能没有平仄、韵律的来写,于是学习了王力的《诗词格律十讲》,简明扼要的讲解将诗歌的平仄、押韵、对仗等基本知识讲的一清二楚。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这个入门是不可或缺的。倘使在诗词的意境上有所学习,可以借助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叶嘉莹的《人间词话七讲》,学习如何鉴赏诗词,如何写作诗词。在写诗词之后,就更能体会古人的文采和智慧,也更加为那些千古名句而深深的赞叹和折服,反过来提升自己的诗词鉴赏水平。这也就是先知而后行,用行来丰富知,如此循环往复。当然,我们不管处于何种阶段,正像挖一口水井一样,决不能浅尝辄止,也许坚持了数十年自会有看得见的效果,最基本的还能修身养性、自娱自乐。

《礼记中庸》--《博学之》有这样的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也蕴含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只是对于知更要慎思、明辨,看来很多思想大都一脉相承。在“知”上下功夫的同时,更要在“行”上下功夫,逐渐的接近知行合一,虽然不能尽善尽美,也能让人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