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美国“见死不救案”罗生门

来源:转型正义 作者:转型正义 发布时间:2017-07-11
摘要:美国“见死不救案”罗生门 俞飞 《方圆》https://baijiahao.baidu.com/po/feed/share?wfr=spiderfor=pccontext=%7B%22sourceFrom%22%3A%22bjh%22%2C%22nid%22%3A%22news_2496136545203653717%22%7D 日前,驻马店女子遭二次碾压视频,引爆网友刷屏。人心冷漠、
美国“见死不救案”罗生门 俞飞 《方圆》https://baijiahao.baidu.com/po/feed/share?wfr=spider&for=pc&context=%7B%22sourceFrom%22%3A%22bjh%22%2C%22nid%22%3A%22news_2496136545203653717%22%7D 日前,驻马店女子遭二次碾压视频,引爆网友刷屏。人心冷漠、世风日下,各界热议不断。 无独有偶,55年前的纽约,爆发轰动一时的残酷命案。那桩拷问美国人性的见死不救案,真相究竟为何? 纽约残酷物语 1964年的纽约,喜气洋洋。伟大的世界之都——纽约,迎来建市三百周年纪念大典。为此,市政府特意举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博览会,会期长达两年。迪斯尼乐园的设想,就诞生在此次世博会上。 3月13日凌晨3点,喧嚣浮华的纽约进入梦乡,一切是那样的静谧安宁。谁能想到,随即发生的一桩杀人案,让纽约客蒙羞多年,至今抬不起头来。 一声声弱女子的惨叫,突然划破中产阶级居住的皇后区夜空。“救命!救命!救救我!” 路旁一幢公寓楼几家住户开灯,一个男人吆喝了一声:“滚蛋!”吓坏了的歹徒落荒而逃。 一切复归平静,受伤女子蹒跚着走到公寓前厅,贼心不死的歹徒尾随而至,捅了她好几刀,再实施奸淫,最终夺走了她的性命。整个犯罪过程共耗时35分钟。大街无声,只剩下关窗户的声音,之后街上寂静,静得可怕!View of scene where, on March 13, 1964, Catherine "Kitty" Genovese was murdered at 82-70 Austin St., Kew Garden, Queens. Photo: Dennis Caruso/NY Daily News Archive via Getty Images 案发两周后,随着媒体的深入调查,3月27日《纽约时报》将犯罪故事登在头版,标题醒目——“37人目击谋杀发生却没有报警,皇后区女性被杀事件反映的冷漠无情,震惊警界!” 记者的叙述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将近有半个小时,住在皇后区的38位平日道貌岸然、奉公守法的纽约市民,隔窗观看一位年轻女子在街上被三次追杀,他们在房里讲话的声音以及偶尔在卧房开灯的亮光把凶手给吓跑了,但凶手很快又跑回来追上那名女子,再次举刀杀人。凶手一再动手的期间,没有一位市民打电话报警,只有在女子被杀死之后,才有一个人用电话报警。” 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城市的冷漠,38人对受害者呼救充耳不闻,视若无睹。无怪乎,这起臭名昭著的见死不救案发生的3月13日,被称为纽约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弱女子惨死,从莫斯科到耶路撒冷,多少人在谴责,将小市民的道德缺失钉在人性的耻辱柱上。 本案发生的时间也不容忽视,四个月前,肯尼迪总统被人神秘暗杀;五个月后,纽约哈莱姆区黑人骚乱;全美犯罪率同期飙升,犯罪问题一举成为美国人的心腹大患。 其实从凶手作案手法来看,这场谋杀并无稀奇之处,但却因为38个目击者的冷漠,成为了美国最有名的社会事件之一。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从此案得到启发,经过试验发展出了一套心理学理论——旁观者效应,即危机现场中人数愈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反而愈少。 多数旁观者在场的突发事件中,人们心里总会萌生这样一种想法“在场这么多人,总会有人伸出援手的,我何必出这个风头,又何必趟这趟浑水”。这样的想法降低了旁观者的道德负担,提供帮助的动力也大大减弱。最坏的情况,是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正因为旁观者众多,责任扩散,导致无人伸出援手。 美国各界深入思考,各地欠缺统一的报警电话,法律上对见义勇为者的民事责任也无豁免的规定。1967年,美国规定全国报警电话号码911。50州陆续制定《好的撒玛利亚人法》(又称《见义勇为法》),豁免见义勇为者的民事赔偿责任。“我可不想多管闲事!” 《纽约时报》记者的报道,矛头直指那些未伸出援手的目击者,并言之凿凿地写出38名目击者均亲眼目睹了犯罪过程,无动于衷。 电梯操作工约瑟夫?芬克,案发时正坐在对面公寓大厅,目睹了凶手对凯蒂第一次施暴的全部过程,他听到呼救声,但没有任何的举动。自顾自走进电梯,下了楼,回到自己的公寓,上床睡觉。 公寓住户卡尔?罗斯,目睹了凶手第二次行凶,他没有报警,反而打电话给女朋友。后者反复吩咐:“亲爱的,千万不要瞎掺和!” “我可不想多管闲事!”一位面无表情的家庭主妇辩称:“我还以为只是两个情侣之间的争吵。”另外一对夫妇在采访中说他们当时非常害怕,多少能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去报警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还有一位男子从门缝中目睹了第二次袭击,这位男子不报警的理由则是:“我累了,就回去睡觉了。” 案发时,如果这些目击者出面制止凶手,或及时报警的话,凯蒂也许就不会死。 躲在车上观察了几分钟,不死心的凶手确信没有人会下来帮助这位可怜的姑娘。他若无其事的走下车,在公寓前厅击倒受害人,用手里的刀再次向她刺去,疯狂施暴。 最后终于有人报警。警察两分钟便赶到了现场,但袭击者不知去向。她最终死在救护车上,现场一位警察说:“直到救护车开走,公寓楼的居民才纷纷走了出来”。 五天后,警方逮捕29岁的黑人男子莫斯利,他当时闯入一间民宅中偷电视。讽刺的是,这次他被逮捕的原因是这家民宅的邻居发现他鬼鬼祟祟,出面制服了他,第一时间报警。 警察很快察觉这个小个子男人符合凶手的所有特征。看起来文弱的莫斯利,说话轻声细语,有一份薪水不低的工作,一栋很不错的房子,结了婚还有两个孩子。 谁也不会想到他竟然是一个嗜血的杀人狂。两周前,他杀过另一个女人,用来复枪射穿了她的胃,将奄奄一息的女人拖进房中,强奸了她,并焚尸灭迹。这一次他又凶性发作,看上了正往家走的凯蒂。“我并不在乎这个姑娘是谁,我只是想杀了她。”莫斯利在审讯时直言不讳。真相罗生门 这起凶杀案拷问美国人的灵魂,随即出现了多部影视作品,还进入了心理学的教材,克林顿总统曾评论:“这件事传递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信息,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处于危险之中,而且还是孤立无援的。” 受害者29岁的凯蒂?吉诺维斯,是家中的长女。这么多年来,痛彻心扉的家人极力想要做到的就是忘记她。弟弟威廉与姐姐感情最深,他始终无法解开心结:为什么那38个人会袖手旁观? 越战爆发,不想对国家危难袖手旁观,他毅然从军,参加了冷漠大众反对的越南战争。悲剧再一次降临,地雷夺去了他的双腿。濒临死亡的边缘,鬼门关上侥幸捡了一条命,他终于亲身感受到姐姐当年的痛苦无助。 此后四十余年,昔日大学的橄榄球手成了不折不扣的残障者。对于发生在姐姐身上的悲剧,他从未忘怀。不想去苛责任何人,也不想管什么理论,“她是我姐姐,我唯一想知道是这场谋杀的真相。” 找到电影制作者詹姆斯?所罗门,重新调查此案,以解开多年的心结。两人花费数年时间拍摄了一部吉诺维斯谋杀案的纪录片,名字叫做《证人》,全景式地展现了案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姐姐的不凡人生。 2015年纪录片一问世,迅速收获全美各大媒体好评。《纽约客》用“绝佳”来形容这部纪录片;《华尔街日报》打出了“令人震惊”的评语;《好莱坞报道》则表达出“深深的感动”。 寻求事件的真相,是这部记录片最初的目的。然而“到底什么才是真相?”、“真相是否如此重要?”才是该片的终极命题。 通过一系列访谈,弟弟威廉发现自己对姐姐的生活原来知之甚少。父母与弟弟搬出纽约后,生性乐观的凯蒂,一人独自留在大都市。她在酒吧工作,广受顾客欢迎,生活多姿多彩。 凯蒂其实是位女同性恋者,曾与一男子“形婚”,后来与女性密友同居。她在酒吧里帮助客户赌博,遭警察逮捕,日后媒体争相发布的凯蒂照片,正是当年她在警察局所拍摄的嫌疑人大头照。 事发当晚,她从曼哈顿酒吧下班回家,把车停在了基尤植物园的停车场内。下车向所住的公寓走去,公寓位于皇后区——安静的中产阶层社区,犯罪率极低。 辛苦工作一晚的她,只想快点回家休息,躺在卧室舒服的床上。途中遭遇一个持刀黑人男子的恶意攻击,百般侮辱。 “救命!救救我!”她的呼救声划破了黑夜沉寂的空气,正如凶手用刀划破她的皮 肤一般。声嘶力竭的尖叫呼救,展现出凯蒂拼死求生的意志力。 对面公寓中的一扇窗户打开,一束光从屋中射了出来,这是凯蒂生还的最后希望。“放开那个女人!”一个男人的声音从窗户那边传过来。慌了神的凶手,紧张起来,匆匆忙忙地逃离现场,上了自己的车。身重数刀的凯蒂勉强站起来,扶着墙朝自家公寓走去。那里她再度遇害,奄奄一息…… 纪录片明确提及,公寓住户多为德国集中营的犹太幸存者,他们九死一生来到纽约,不想惹麻烦,更不愿同警察打交道。 当年的目击者大多不在人世,威廉幸运地找到了几位耄耋老人。凯蒂昔日好友索菲,表示当她得知悲剧后,第一时间从家里冲出来,来到朋友的身边。在她的温情陪伴下,凯蒂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时间。索菲说当初接受记者采访时她也是这么讲的。但是报纸居然颠倒黑白,写她不愿惹麻烦,卷入其中,而且写凯蒂死时是孤身一人,自此以后索菲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采访。 另一位目击者海蒂?格伦德,听到凯蒂的尖叫后便打电话报警,还没有将情况详细描述完,警察便对她说:“我们已经接到过同样的电话了。”最终事实证明,那天晚上不只有一个人打电话报了警,但警察认为那只是一场家庭纠纷。 纪录片中,观众看到追杀行凶的地点在晦暗的街后角,也没有那么多有灯光的房间让人数得出一共有38位站在窗前的目击者。《纽约时报》记者在写新闻时是否经过了深入的调查,到底有多少是不实报导? 威廉与《纽约时报》名编辑罗森塔尔见面。后者第一次听到凯蒂的名字是在案发10天后,纽约警察局长墨菲在饭局上告诉记者这则杀人案,38人也是他脱口而出的数字。“老弟,这可是要写进书里的大案子!” 要求记者跟进报道凯蒂谋杀案的罗森塔尔名利双收,事业上平步青云,俨然一位美国道德的卫道士。后来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38名目击者》。镜头前,威廉追问罗森塔尔38这个数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在发表前是否有细致的调查。罗森塔尔对此反应强烈。 “我不敢发誓说当时确实是38名目击者,有的人说更多、有的人说更少。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被这篇报道所打动。”罗森塔尔愤愤地表示。 当时纽约多家媒体都发现了《纽约时报》报导中的疑点,但慑于大报的势力,没有人敢于质疑,反而在《纽约时报》的基础上竞相添油加醋,进行各式各样的夸大。 威廉的调查推翻了之前媒体的许多报导,无奈积非成是,人们似乎不在乎什么真相,他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再说镜头前那些目击者说的全都是实话吗?警方的接警记录只有一通电话。真相扑朔迷离,就像电影《罗生门》一样,谁也难以掌握绝对的事实真相。 威廉想到了凶手,莫斯利一审被判死刑,二审改判终身监禁。他后来越狱,又强奸一名女子。二度落网后莫斯利服刑45年,一直没有获得假释,他倒是宣称自己已改过自新。威廉希望能面谈,但被莫斯利拒绝。 不久莫斯利给威廉寄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在那场谋杀案中他只是一个帮助凶手逃跑的司机。真正的凶手其实是一个名叫多米尼克的意大利裔暴徒。这自然是莫斯利自己杜撰出来的,好让他的良心好受点。这种幻觉对凶手来说就是所谓的真相。 真相是否真的有那么的重要?因为不管怎么样,凯蒂都不可能再活过来。去年81岁的莫斯利死于狱中。 不甘心的威廉最后想做一场试验,来探求所谓人性的真相。联系上女演员香农扮演凯蒂,看一看50年后,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再现那场谋杀案,到底会不会有人伸出援手。 “救救我!救救我!”香农的呼救声再一次划破了黑夜沉寂的空气,仿佛是对社会和人性一次无情的解剖,会有人伸出援手吗?遗憾的是,公寓的住户好像知道他们在演戏一样,没人前来帮助。半世纪弹指一挥间,纽约的夜色感觉比那天还要漆黑,还要冰冷……
责任编辑:转型正义

上一篇:冷水滩区教师招考中有领导从中作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