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仪式在福州市殡仪馆举行,到场的有吴老师家人亲属、湖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游劝荣、福建省政法委书记王洪祥、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5号晚上追思会参会人员、学者专家、各界人士以及福师大本科学子几十人,共几百人。遗体告别厅两侧,放着各所高校、各单位、个人送来的花圈,比如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宁夏大学、孙笑侠教授等的......不胜枚举。仪式环节之一有代表讲话,以及吴老师的孩子的代表讲话,他还提到我国的法治,以及吴老师的宪政梦。遗体告别的时候,我亲自瞻仰了吴老师,到底是师父的师父,没有任何的惧怕或者避讳,与吴老师亲人握手慰问时候,也真诚握了汤老师的手,说了一声:“汤老师!”本想寄语汤老师多写些回忆她和吴老师的故事和文字,但最后以由吴向红老师转述为告终,没有说,生怕不合时宜。但也没关系,吴老师的功绩也足以由人们铭记了吧,况且《执子之手》这本书也已经记叙得足够详细了。 师道相承,但愿人们的寿命都能延长,生物学家、医生等都都被国家更加重视,医学、生物科学获得更多的科研资金投入,但愿人类不再那么脆弱,有一天能够长生,法治也能更多的保护人们的利益、生命。追思会的时候我没有坐在前排发言,当时就有设想倘若自己发言,要说些什么。现在等于是有机会发言对吴老师表示缅怀了吧,有时候,存在与仙逝都只是人类存在的方式罢了,也衷心祝愿汤老师身体健康,快快乐乐。祝愿吴老师一切都好,吴老师必然永载史册!也坚信、希望吴老师的徒子徒孙,能和何华辉的徒子徒孙、肖蔚云教授的徒子徒孙、许崇德教授的徒子徒孙一样,在国家法治、宪法学或者其他领域有所作为,继承吴家麟老师的衣钵。未在吴老师生前见到吴老师,这个遗憾待我在吴老师的思想和著作的学习中去弥补,是否真正阅读了、学习了,由我自己叩问自己罢,我也承诺将会更加努力阅读吴老师的著作,吸取其中的精华,甚至继承、弘扬。也努力学习吴老师的品格,尤其治学精神,努力说真话,至于吴老师的不凡能力、学识与为人,想必是难以望其项背了,以吴老师为榜样。历史总是相似,一些根本问题总是残留,今天言论自由还是成为人们呼吁的东西,我国的法治,成绩显著,但还是有待继续提高。 致谢 感谢汤老师的鼓励和嘱咐,给我这次写感想的机会,也感谢导师的引荐、提点。此文文责笔者自负。 ——初写2017年6月4日,于漳浦家中。 构思于2017年5月6日至今。 修改与细化、增添于2017年6月11日福州 转载请告知作者,申请作者同意。 注释引用: *黄鑫政(1992—),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人,研究方向:宪法学、两岸关系、法治文化; 1.张清民:《学术研究方法与规范》,中华书局,2013年。 2.这是一本特殊适合初学者及论文写作者关于论文规范以及写作方法的详细独到的介绍与指引,也对什么是学术,如何学术等做了全面的讲解,内容丰富,笔者自觉得受益良多。 3吴家麟:《吴家麟自选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4汤翠芳:《执子之手》,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5.吴家麟:《吴家麟自选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前言页第16页。 6.吴向红:《典之风俗与典之法律》,法律出版社,2009年。7.此处发言记录仅是个人记忆些许,有所遗漏,敬请看其他与会人员的文章。 8.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杜力夫教授的弟子;以及黄晓辉教授的弟子。 9.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2016级民法专业研究生,他自愿来参加会议,笔者夸赞其是民法专业研究生里有“公法关怀”的人,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