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清末抵制美货那些事

来源:转型正义 作者:转型正义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05
摘要:文化 历史 站内 丨 站外清末抵制美货那些事俞飞 法治周末http://www.legalweekly.cn/article_show.jsp?f_article_id=128711905年,上海商会发起抵制美货运动人士合影。 一百多年前上海商民团体发起了一场蔓延至全国,商界、学界、女界广泛参与的抵制美货运动
文化 > 历史 >站内 丨 站外清末抵制美货那些事俞飞 法治周末http://www.legalweekly.cn/article_show.jsp?f_article_id=128711905年,上海商会发起抵制美货运动人士合影。 一百多年前上海商民团体发起了一场蔓延至全国,商界、学界、女界广泛参与的抵制美货运动,堪称中国近代第一次市民抵制外国商品运动。 1905年,中美两国围绕在美华工续约问题的外交谈判,陷入僵局。《排华法案》一字不改的消息传出,国人悲愤莫名。一场波及全国、轰动中外的抵制美货运动,就此登上历史舞台。当然,在当时列强殖民、清政府媚外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这场抵制运动具有反抗腐朽的清政府、民权启蒙的正面意义。 抵制美货为哪般 19世纪无数广东人“卖猪仔”卖身到美国,留学生容闳描述当年华工的凄惨状况:“无数华工,以辫相连,接成一串,牵往囚室,其一种奴隶牛马之惨状。及今思之,尤为鼻酸。” “美用华工修造铁路而有今日,美之铁,华之血也。”华工修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太平洋铁路,贡献之大,有目共睹。超乎常人的辛勤和忍耐,引发白人劳工的嫉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让他们在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饱受歧视和屈辱。 1852年,加州议会通过“外国矿工执照税法”,高额盘剥华工;1854年,加州最高法院宣布华人不准在法庭作证;1870年之后,旧金山议会制定《住屋法规》《街边挑担法规》《洗衣馆法规》,矛头直指中国人。 排华情绪恶性发酵,各种残害华工的暴行不断上演。1871年洛杉矶市、1877年加州奇科市发生多起暴力事件,一夜之间几十名华人惨遭杀害。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规定华人劳工十年之内不得移民来美;更有争议的是,该法案拒绝给中国人成为美国公民的机会。 “华工苦、华工苦,跼天跼地无门诉。当年欲辟新鸿蒙,招之使来作苦工。此时筚路山林启,挥之使去如敝屣。飞鸟已尽良弓藏,禁工波及士与商。”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反移民法案,专门限制中国人,引发国人公愤。 1894年,中美签订《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该条约对华人进入美国作了严格限制,条约有效期为十年;如双方无异议,自动续延十年。1904年1月,中方照会美方不再续约,中美劳工条约谈判开始。次年4月,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柔克义到达北京履新,随后撇开立场强硬的清政府驻美大使梁诚,与外务部进行直接交涉。中美谈判大转折引爆抵制美货运动。上海《时报》评论,“我华人受禁约之害隐忍已二十余年,至今忍无可忍,乃有抵制之议。” 上海发动 全国响应 “抵制美货”运动最早起于上海,商界、绅界、学界、女界振臂一呼,全国各地纷纷起而响应,召集会议、议定办法、宣传演说、组织团体、印发传单、互致电函等各种活动此起彼伏,相互呼应,以“不用美货”为口号,一时声势大起,形成以市民团体为龙头、市民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民众抗议运动。 1905年5月10日,上海商务总会召开董事会会议,通过两项决议:一是吁请清政府不要与美方签订任何劳工条约;二是要求美国政府在两个月之内更正排斥华工政策,否则将开始抵制运动。决议送达华盛顿的中国公使馆以及国内21个城市的商会。 《申报》刊登上海商务总会发布的《筹拒美国华工禁约公启》,揭露美国排斥、迫害华人的种种行径,指出华工条约“违害国家之尊荣”“玷辱国民之人格”,号召全国民众起而抵制:“事关全国之荣辱,人人有切肤之痛,合群策群力以谋抵制。”敦促美国废除禁约,否则将号召国民“不用美货”,以为抵制。 《香港日报》7月8日报道:“广州大街小巷尽是大幅黄色标牌,上面印有运动领导者的图像和讲话,号召民众团结起来拒绝使用美货。”7月9日,上海务本女塾师生发起集会,多位女士发表演说,提议一致“不用美货”。广州商会集议“不用美货,抵制华工条约”。苏州女界在兰陵女塾举行集会,号召女界响应抵制运动。 连风气保守的京师重地,也出现了民众响应抵制美货的活动。《大公报》报道:“各埠商人于美国禁华工一事迭次开会,提议以不用美货为抵制之一端。唯北京官场对此事淡然处之,若与己无甚关系。而学堂之学生及有志之绅商大为愤激,今日宣武门内一带地方忽贴有白纸匿名揭贴,用双钩法大书‘大清国民公认不买美国货物’十二字,围观者颇多。” 7月20日,以上海为中心的抵制美货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商人、学生、妇女、儿童、医生、船夫甚至乞丐,积极参与抵制美货运动。“美货”,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外来琐屑之物,骤然成了美国乃至列强欺侮中国人的象征,而成为举国民众一致排拒的对象。 全国各地更是频繁展开集会、宣传等活动,推动“不用美货”。短短十天之内,《申报》就报道全国19个城镇抵制美货活动的消息,地域涉及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河南、安徽、江西、湖北、辽宁9省,北至辽宁营口,南到广东番禺,甚至还有泰国的广东会馆。 抵制运动伊始,清朝政府甚至连慈禧太后,也都表达了对海外华人苦难的同情,唯独直隶总督袁世凯,严禁天津商会参与抵制美货运动。设于天津法租界的《大公报》,不畏禁令,气得袁世凯下令天津邮局不得邮寄《大公报》,同时禁止民众购买报纸。 抵制美货面面观 各地群起响应,抵制美货运动迅速向全国扩展。“不用美货”对于普通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将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何种影响? 当时在中国最为畅销、人们消费最为普遍的美货是面粉、洋油、洋布、纸烟、肥皂5种商品,其中机磨面粉是城镇居民日常主食,煤油是夜晚照明的燃料,洋布是人们衣物的普遍用料,纸烟已是城镇烟民的必需品,肥皂也是家居日用之物,这些涉及人们吃穿日用的生活物品皆以美货为佳,普及城乡。如无锡商民所言:“美货中如洋油、洋布、肥皂等均家常日用之物,即纸烟亦行销甚广。” 所谓“不用美货”,对于民众来说,自然会带来生活的不便;对于商家而言,即不订、不售美货,当然是断了财路,蒙受损失。参与“不用美货”活动的人,从商家店铺、贩夫走卒,遍及城镇一般市民、普通百姓。《南华早报》报道,广东抵制运动深入社会下层,甚至赌场的赌徒们也开始抽国产香烟,而非先前的美国香烟,摆渡的船夫也拒绝装有美货的箱子上船,一个理发匠也表示不给美国人理发。 时人强调“不用美货”是个人自由及自主权利,反映了个人权利与民权意识的觉醒。在上海一次1400人参加的大会上,教育家马相伯演说时就强调:“不用美货系我人自主之权,无论美人不能干预,政府亦不能禁止。”《外交报》社评指出:“乐用何国之品,乐定何国之货,此权操之商民,外人不能强,即政府亦不必助也。不再用美国之货,原为个人之自由,不能成为国际交涉。” 当清政府对民间抵制美货运动进行压制,甚至发出惩办威胁的情况下,民间舆论更是强调人民的自主权利,不惧政府威胁,甚至出现对抗政府压制民权的言论。一位淮安人士致信上海商务总会,指出:“美货之用不用,则人人自有之权,政府从何干涉?即使政府媚外,将约私行画押,而我全国同胞万不承认。订约自订约,禁货自禁货,俾海外各国知中国有无用之政府,而有有用之国民。”掷地有声的语言,体现出以民权对抗君权的勇气。 8月底,清廷颁发上谕,以“有碍邦交”等为由谕令商民“不应以禁用美货辄思抵制”,并以“从严查究”相威胁。《申报》连续发表两篇评论进行辩驳,指出:“此次抵制,举国一心,实为我国民能力膨胀之萌芽,中国转弱为强之大关键。”认为政府不予鼓励而反行压制,是“遏绝我国民能力发达之萌芽,摧坏其转弱为强之基础,是则可慨也”。 对于这场抵制运动对民权启蒙的意义,当时一份杂志评论:“今者,抵制禁约之潮流,风动商会矣,波及学界矣,由商埠而省会,内地而海外矣。‘拒美货’、‘拒美货’之声,且哗然于全国。一人唱而百人和,铜山崩而洛钟应。美哉!吾民气未有发达如是速者,吾民志未有坚忍如是久者。识者曰:此吾国民权实行之先声欤!”可谓对这场运动启蒙民权观念生动而真切的写照。 文明抵制:彼愈行野蛮,我则力求文明 “不用美货”是人们在自由交换的市场上,自主运用消费权和销售权,由民众自愿采取一致行动,以表达抵制诉求,这是一种和平的、非暴力的市场抵制方式。当时舆论突出强调其“文明方式”“和平抵制”,指出不会给外国以干涉借口,不会给清政府造成“对外交涉”问题。显然这是要与此前发生的义和团运动“野蛮排外”“暴力排外”而招致战争灾难相区别。 芜湖士商在集会演说中强调:“大家齐心,群谋抵制,商业中不购美国货。这样和平办法,不必与他争闹,不要用些野蛮,他自然也无法了。”有一个抵制团体名称就叫作“文明拒约社”,以强调其“文明”的特点。《申报》评价最为深刻,“我国处今日之地位,应抵制外人事不可胜数也,昔也以不知文明之办法,故除野蛮之暴动外别无抵制之术也。今则民智日渐开,知权利之不可让人,侵侮之不甘顺受,而和平抵制一法,尤足折冲于尊俎之间,于是以美约一事先为之萌芽”。 当时言论在强调“文明抵制”的同时,指责美国禁约为“野蛮”。上海杂货各业举行千人大会时,拟定办法六条,其中一条即为:“此次各埠同胞相约不用美货者,以工禁之野蛮也,欲责人野蛮,必先自居文明,切勿轻举暴动,酿成意外之交涉。”京师五城学堂学生在致上海商会函中也说,美国苛待我华工,“彼愈行野蛮,我则力求文明,不涉国际,无碍政府”。 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1905年美方对华出口7.69千万海关两,次年暴跌为4.44千万海关两。美孚石油公司一家就损失1万桶石油,价值25000墨西哥元。营口的码头工人,则拒绝为美国公司卸货。 1905年9月,罗斯福总统的女儿爱丽丝与陆军部长塔夫脱访问广州,对中国人抵制美货的爱国热情,深受触动。在《寻求正义:1905-06年抵制美货运动》中,历史学家王冠华评价:“无论如何,民众抗议运动取得相当巨大的成就,美国的工商业遭受到实质性损失,罗斯福总统也下令要求更有礼貌地对待在美中国人。”
责任编辑:转型正义

上一篇:【原创】又想起了那首穿心的《送战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