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归田录《两制三司》
来源:一了文房 作者:一了文房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东坡汉学 同读归田录7两制三司□ 宋建江 朋友们好!现在讲《归田录》第七篇《两制三司》。两制和三司都是指的官衙,前边的“两制”除了指管朝廷文墨的两个文官衙门,还代表两种文官制度;后边的“三司”是指管禁军的三个衙门。今天这一篇是说,欧阳修亲自经历
东坡汉学 同读归田录7两制三司□ 宋建江 朋友们好!现在讲《归田录》第七篇《两制三司》。两制和三司都是指的官衙,前边的“两制”除了指管朝廷文墨的两个文官衙门,还代表两种文官制度;后边的“三司”是指管禁军的三个衙门。今天这一篇是说,欧阳修亲自经历了两制和三衙之间的地位变化。这个故事说的是,宝元、康定年间,这是宋朝第四个皇帝仁宗的两个年号。仁宗朝变了九个年号。这期间,我从被贬的地方往北边来,从京师汴梁经过,碰见了王君贶,也叫王拱辰,他刚开始当中书舍人,出使辽国才回来。在这儿说一说王君贶(王拱辰)。他比欧阳修小几岁。欧阳修当初上汴梁城考进士之初,连中三元。这期间,王拱辰和欧阳修一直是同学,当时欧阳修二十大几了,王拱辰当时才十七八岁了。该到殿试了,该到皇帝亲自考试了,王拱辰拿着欧阳修的解元衣服,在那儿显摆,他本来也小,穿不起来,就是同学们玩儿呢:“我回头参加殿试,肯定是状元了,我先穿穿解元的衣裳过过瘾。”结果呢,到殿试的时候,朝野上下早就知道欧阳修了,虽然是封边改卷,考官恨不得认识他的字体了,觉得他太狂,就故意打低分。鬼使神差,到放榜的时候,一看,果真王拱辰得了状元。欧阳修说的意思是,看到中书舍人王君贶从辽国出使刚刚回来,欧阳修不免要拜访老同学啦。这天我也在座,亲自见到都知、押班、殿前马步军全部齐刷刷的骑着马,立在门外,并且打着横幅,上面写着“不敢求见”。王君贶就赶紧派人出去:“感谢!感谢!不必要这么重的礼节。”大家这才赶紧散去。当时,这些禁军的所有臣僚,对中书舍人的礼节如此之重。等到了庆历三年,停了好几年以后,我又当了中书舍人,但是这个礼节就废弃了。虽然废弃了,然而三个禁军衙门的臣僚,到了道路上看见我的时候,就立住马,高声喊道:“太尉立马!”就是说,我们管禁军最高的官,站在在这儿让路了啊。我也是赶紧派人表示感谢,等到我的马过去以后,他们才敢往前走。我在外边当官儿十年以后又还朝,就当了翰林学士,总管朝堂上下的文墨,奏章、诏书等等。路上遇到禁军衙门的臣僚,虽然喊得声音很大,但是礼节可不像当初那个样子,见到我的时候他们只是分道而过,各走各的,并没有什么避开呀、站在一边儿啊这样的礼节。这是因为我们这些衙门渐渐被轻视,而管禁军的衙门渐渐被重视。下边,欧阳修做了一个说明,也等于是他的议论。原来的制度是什么呢?原来只是分了侍卫司与殿前司两个衙门。自从侍卫司不设置马步军都指挥使,只设置马军指挥使、步军指挥使以来,意思是马步军都指挥使这个官衙、官衔就没有了,侍卫司这一个司就一分为二了,变成两个司了。所以这两个司就与殿前司成为三个衙门了,也就把五代的军制就废去了。现在各种制度不是老制度的地方很多很多呀。这一篇就说了这么个意思,可能大家听了以后还是云里雾里,理解不清。这主要是我们对古代的官制不了解,咱们就重点解释里面关于官制的名词。所谓的“两制”,是指的内制、外制。内制,是指的在皇帝身边干事儿的,这个“制”是指制作皇帝的诏令,皇帝下命令,发诏书,有人专门写,然后皇帝签字,盖上玉玺就完了。所谓的内制,就是翰林学士,在皇帝身边。内制其实就是翰林院,朝代不同也可能设翰林院,也可能不设。欧阳修当翰林学士的时候,应该还有几个翰林,被称为翰林学士的人就是老大,其他那三个五个被称为直学士,与学士一字之差,但是待遇、级别不一样。那么翰林学士就直接在皇帝身边,在禁宫昼夜侍候皇帝。外制,是指中书舍人,不在宫里,而是在大殿上,文臣武将所有的奏本,乱七八糟都要经他的手,发诏书啦,起草文件啦,起草皇帝的命令啦,朝堂上由中书舍人来负责,所以叫外制。这就是所谓的“两制”。内制是翰林学士,外制就是中书舍人,这两个角色当然是文采极高的,当朝文才数一数二的,大概数一。唐代白居易当过中书舍人;宋代欧阳修当过中书舍人,又当过翰林学士;后来的苏东坡也当过中书舍人,也当过翰林学士。这个内制、外制就是宋代的“两制”,不是邓小平说那个“一国两制”的“两制”,风马牛不相及啊。这是文官最掌握实权的两个职务,可能他们手里边握的实权比宰相的实权还要大。因为你可以得罪宰相,但是不可以得罪内制和外制。你就是再厉害,他在起草圣旨的时候给你歪几个字,皇帝去盖章的时候:“那就这吧,按你写的弄吧”。好家伙,你在下边忙活半天,全完了。所以,文官不敢得罪两制。武官呢,就是三司,武将的三个衙门,也叫三衙,是三支禁军的最高指挥机构,一个叫殿前司,一个叫侍卫马军司,一个叫侍卫步兵司,是这“三司”。《水浒传》说殿帅高俅么,殿帅,就是殿前都指挥使。所谓的殿前司,就是在朝堂上,皇帝上朝,百官奏事,大家一起议论事儿呢,凡是牵涉到军事上的事儿,殿前司臣僚参与裁决,宰相无权干涉,这个宋代很特殊。所以,表面看起来殿前司只是禁军之一,其实他们手下的军队分散在全国重要州郡以及边疆,可以说是宋代最高军事指挥官,在朝堂上的地位很高,作用很大。当然啦,还有一个枢密院,他是真正的军事最高机构,但是一般来说能当到枢密使的人,大多是文官,所以枢密院算是最高参谋部。而全国的属于朝廷养活的正规军总头儿是殿前都指挥使。那么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兵司呢,管大内的两支禁军,这两支禁军也叫亲军,地位和殿前司一样,但他们是皇帝可以直接指挥的两支军队,无需经过朝堂上的大臣。他们原本是一个衙门,欧阳修说后来分成了两个衙门。这两支亲军表面上只是侍卫,实际上队伍很庞大,最多的时候上万人,在皇帝实在无奈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指挥他们出战。可以说京师里面主要靠他们了,他们的作用是稳定朝堂,摆平后宫,伴驾亲征。从这儿我们知道,这“三司”的指挥使在全国武将里边地位是最高的,也被称为三帅。实际上全国所有军队的统帅就是级别再高,由于分散在外,他们向皇帝说事儿,主要依靠这三司衙门。但是有一条,宋代武将不当宰相。所以,三司主帅在朝堂上除了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皇帝、宰相以及文臣们处理政务的时候,他们是不干政的,也不说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和皇帝说完军务,早早的就下殿回三司衙门了,另外升帐,再处理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军务。这是宋代比较特殊的制度安排,实际上我们现在也是这个样子,基本上这一千多年都是执行的赵匡胤那一套。咱们再回到前边,欧阳修说了前后三个时期,两制高管和三司主帅在路上相遇时的礼节变化。三司衙门的主帅从开始的打横幅“不敢求见”给中书舍人让路,到后来的站在一边咋呼得很厉害“太尉立马”,再到后来欧阳修当了翰林学士,比中书舍人级别要高,但是三司的礼节反而更轻了,只是高喊着分道而过。这三司的元帅对中书舍人都这样重的礼节,如果宰相过来的时候,估计礼节更重了。所以,前期三大元帅相比文官的地位低得多,到后来三大元帅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了。这样讲完,大家就明白了。这一篇主要的意思有这么三条:第一个,看来赵匡胤最开始设置的这一套制度体系,在后来是不断变化的。文臣、武将的地位变化是随着时代的要求、随着形势的需要在不断变化。你比如说,我不愿意提这个清朝,提这个明代,说戚继光。明代前期当然是武力夺天下,但是建立王朝后也是文官执政。到中期往后,很多当兵的、当将军的几十年上百年都没打过仗,所以地位也极其低下,素质也非常低。一直到倭寇过来,就没人能够抵挡,这时候才能冒出个戚继光。实际上他的武功和那些开国将帅来比的话,戚继光的武功应该是一般般。在那个时代符合武将标准的人都很少,戚继光只不过是一个标准的武将罢了。这就够了,就可以中兴,使得明朝迅速的打败了倭寇,而且离了他就不过火儿,离了他就不行。那么渐渐的在朝堂上也就变化了,原来武将在朝堂上就没有发言权,通过戚继光、还有俞大猷抗倭这些举动,行之有效的办法,很多的战功,那么武将的地位在朝堂上就加重了。明代的后期就一直重用武将,但是由于前期文官当政,长期阴招搅合,全国上下腐败太严重了,武将地位提高也不行了,明朝还是灭亡了,无可挽回。明代跟宋代走的路一样。欧阳修记载这一篇的时候,这就已经过去七八十年了,经历过了澶州大战,已经到北宋中期了,武将才刚刚被重视起来,但是他们还没有文官的地位高,三衙的人见了欧阳修还得要有礼,而且他还嫌人家的礼数越来越轻了。到宋朝后期,武将的地位更高了,但是已经挡不住腐败的蔓延了,国家已经被腐败搞烂了,已经没法治理了。任凭武将地位再高,再有多高的本事,这个王朝也就亡了,没有了。可见,文官、武将地位的变化,代表着王朝的兴衰。就像我们现在吧,各县都有武装部,但很多老百姓快把武装部这个名词忘了,光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身边的武装大多数都想不起来了,所以,也存在这个情况。第二个,欧阳修还透漏了那么一点点信息,宋代的改革、变化,并不是王安石一个人在改革、变法,而是一直在改革、变化。他不是说原来的侍卫司改成了两个司么,跟原来五代梁、唐、晋、汉、周的军制已经不一样了,难道这不是改革么。从这儿来看,历朝历代不管谁当皇帝,不管谁执政,其实他的改革一直在进行。真正的一个制度一以贯之的朝代,我们现在已知的恐怕只有周朝了。周朝八百年江山,虽然管理比较松,比较散乱,以至于后来的诸侯国都称王了,都是一个“王”字,但是,他谁也没敢把周朝灭掉。周朝存在八百年的秘诀,其实就是,从周文王、周武王一直到周公旦定下来的规矩,八百年丝毫没动。所以,这些周王当得非常轻松,没什么改革,不改革。而且,谁敢破坏原来的制度就搞他的事儿,天下共诛之,大家一起去攻打他,一起去骂他,一起去整他。这说明一个道理,改革固然是好,而事实上政治这个东西不要改得太频繁。改得太频繁,可能老百姓无所适从,最后导致人心浮动,天下大乱。你比如,我们去德国看,几百年前的街道、几百年前的老房子任然在使用,遍地都是。我们中国呢,三天一拆迁,五天已拆迁,这代表着你富裕了?代表着你强大了?代表着你非常光鲜了?了不起了?事实上恰恰是非常愚笨,非常愚蠢的。第三点,从这一篇里面我们知道,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在宋代的地位非常之高。当然欧阳修没有说,这是我作的评价。中书舍人就把控着金銮殿上一切的政治动向,翰林学士就把控着皇宫里边皇帝对内对外的政治任务。我看现在网上对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的解释不够透彻,基本属于猜测。你比如说网上解释的,仅仅就是个起草诏书的。从这儿我们来看,三司元帅对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是这样一种礼节,规格如此之高,可见这两个角色非同小可。咱们知道,唐玄宗的时候,李白就当了一段翰林学士,就是在宫里直接辅助皇帝完成一系列政治任务的,才有了戏弄大太监高力士的故事。后来李白自己闯江湖,因为有了如此声望和曾经的地位,才能够无论走到哪儿都有人拜师学艺,有钱乱甩,胡吃海喝,逍遥自在。欧阳修、苏东坡也先后做过翰林学士,三司元帅这样的礼节,看来他们在当时的实际地位,绝非我们现在所知的情况。说了半天,主要是让我们对宋朝朝堂上下、文的武的这些行为规则,方式方法,互相之间的关系,作一个清晰的了解。好,谢谢大家!(整理10.20东坡汉学司所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