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法官频繁遇害引发的“两问两答” _律事通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律事通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2-15
摘要:笔者:为健全完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最高人民法院于2月7日发布《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的实施办法》,该办法共24条,涉及免受干预、免责机制、救济渠道、公

笔者:为健全完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最高人民法院于2月7日发布《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的实施办法》,该办法共24条,涉及免受干预、免责机制、救济渠道、公正考核、安全保障、休假权利、薪酬保障等内容;并同时发布了司法人员履职保障十大典型案例,以案释法。


最高院试图通过发布该《实施办法》和十大典型案例来加强司法人员履职保障,让法官远离案外因素侵扰,避免类似陆川法官遇害事件的发生。


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应对策略是不够的,仅在立法层面上规定保护条款和实施办法,并未从更深层次思考和解决民众对法官的不信任感的社会问题,终究治标不治本,无法做到长久全方位立体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保护法官免受不法侵害。




笔者建议从以下五个角度着手:

1、社会角度:呼吁读者正确对待法官这个职业。当事人和法官的关系,就相当于病人和医生的关系,信任感的建立非常重要。可以尝试社会问题的文学救赎,比如律政剧多赞扬律师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勇于捍卫委托人的合法权益。那么以此类推,可多拍摄褒奖法官的电视剧或电影,加强国民对现阶段我国基层法官生存现状的了解,缓和法官同当事人间的关系,进而有效地解决民众对法官缺乏信任感的症结。

2、法官角度:信任感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特别是国民对法官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坏印象,建立信任感尤其难,这就需要千千万万法官共同的努力,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并且持之以恒,改善国民潜意识下的贪官污吏印象;同时需加强法官业务素质,避免趋利避害及趋炎附势心理,友善对待当事人。

3、当事人角度:普法教育任重道远。

4、法院角度:改善基层法官待遇,减轻法官压力,提高办案质量,更好地落实法官责任终身制,提倡法官待遇也实行终身制,这样更契合权责相统一的原则。

5、媒体角度:客观公正报道案件,避免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丑化法官,舆论影响司法。误导国民,恶化不信任感。




文章最后谨以一首诗向千千万万兢兢业业奋战在一线的法官们致敬。

你们是光,照亮通往正义的路;你们是火,温暖寒夜孤寂的魂。

世界因你们而更美好!

《烛》

一如法院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案多人少心愁苦,路艰事繁心怆怆。

恶语锋刀身心伤,接二连三法官伤。

惟愿春风绿神州,法意光辉耀四方。

责任编辑:律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