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原创】检察机关是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了_王洪松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王洪松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2-28
摘要:监察机关的“横空出世”不光令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措手不及,也让全社会和全国人民措手不及。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新闻和公报发布之后,细心的人们从中看出了监察机关从政府中独立出来而且名列政府之后、司法机关之前的信息。 一时间,惊诧、惊呼,反思、怀念

监察机关的“横空出世”不光令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措手不及,也让全社会和全国人民措手不及。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新闻和公报发布之后,细心的人们从中看出了监察机关从政府中独立出来而且名列政府之后、司法机关之前的信息。

一时间,惊诧、惊呼,反思、怀念,猜测、预测,设计、构建,点赞、叹气,各种文章如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在网络上、微信里,直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试点地区有关问题的决定出台,方才尘埃落定、万籁俱寂。

静下来好。静下来头脑最清醒。静下来可以反思己过、可以畅想未来。静下来可以从头到尾毫无遮拦地审视自己

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年来,全体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在有限的体制空间里,运用有限的手段,在一片质疑甚至斥责声中,履行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等职能,不断加强内部监督和过硬队伍建设,顽强地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可圈可点、可歌可泣。


但是,我们也看到,或许检察机关太想、太急于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了,想方设法推进工作创新,今天一项新措施,明天一个新机制,并且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些创新和措施给外人看来似乎与检察职能不太沾边,有的真的离题万里。

瑕不掩瑜这个成语说得好。但是有些时候“新”真的能掩瑜。

这些不断翻新的花样给人们的一种错觉就是,掩盖了检察机关平时的主要工作,好像检察机关整天弄些个片儿汤,好像检察机关工作不够扎实,好像检察机关整天不办案,好像检察机关整天不知道自己干什么似的。

其实,检察机关最能证明自己存在感的就是扎扎实实地办案,扎扎实实地办好自己的案子。

办好自己的案子、管好自己的队伍,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宣传。


一百项措施,一百条意见,一百个创新,一百次宣传,不如亲自查办几件大要案。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追逃新闻中,检察官身着制服宣读逮捕决定的镜头让人眼前一亮。可惜在现实中,这样的镜头太少。

你看看人家韩国频频出现的押解干政案相关人员的镜头,人们怎能不为他们点赞?

检察机关没有了反贪反渎和预防职能也没有什么。关键的是我们要认真反思、审视自己,今后的检察工作该怎么去干?这才是当前最最重要的。

剩下的蛋糕就那么多了,需要我们仔仔细细地去琢磨,琢磨透了再去动刀,否则一刀下去,蛋糕走形了、粘在刀上,或者是切少了,不够匀的,或者是切得太大,或者是没切反而掉下来,粘了一层土,让人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那可就尴尬了。

因此,反思、审视需要经过反反复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前前后后的一个漫长过程,而不是头脑一发热,一说深耕法律监督主业,马上就不过脑子不加思考地地成立几个所谓的机构或者办案组。

所谓“反反复复”,就是要反复论证,考虑成熟,不成熟决不贸然行动。

所谓“上上下下”,就是最高检察机关要在现有的法律规定的框架下提出顶层设计,征求各级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特别是基层检察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检察权的分配作出合理安排,让这个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所谓“里里外外”,就是要翻箱倒柜,全面细致,由表及里,由理念到行为,由体制到机制,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所谓“左左右右”,就是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寻找最大公约数,寻求社会的共识支持。

所谓“前前后后”,就是要回头总结经验教育,抬头看看未来,增强检察制度的前瞻性,让检察权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走得更好。

要是这样,就好了。爱之深,责之切,求之美,盼之强。纯属杞人忧“检”,娱乐一下,切莫当真哈。

责任编辑:王洪松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