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做人到底难不难?_李再昂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琅嬛寻梦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1-25
摘要:人这一辈子,要经过许多沟沟坎坎、磕磕碰碰,应该说挺不容易的。可是做人到底有多难呢?恐怕也不大好说。如果仅仅是维持个人基本生活,做人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就大多数人而言,往往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之中,彼此之间有一个照应。就是个人能力弱一些,只要

人这一辈子,要经过许多沟沟坎坎、磕磕碰碰,应该说挺不容易的。可是做人到底有多难呢?恐怕也不大好说。如果仅仅是维持个人基本生活,做人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就大多数人而言,往往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之中,彼此之间有一个照应。就是个人能力弱一些,只要整个家庭的日子能够维持,他的生活也就有着落。所以,所谓的做人难,主要是把生活过好比较难,把人做好比较难。

一个人生活的好坏,受很多方面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时,就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能不断提高。社会的发展当然更复杂,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个人的生活,大多要立足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特定的社会环境,可能会对个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很多人关注社会的重要原因。

每个人要在社会上生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无论是农民种地,还是商人赚钱,都要解决吃住问题。一个人收入越多,经济上的压力就越小,生活也就富裕一些,日常难处就少一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家都想多挣一些钱,至少自己的生活可以有较好的保障。社会上挣钱的机会无论多少,总还是有的。只是想比别人挣的多,就没那么容易了。在普遍生活贫困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当然更不容易一些。越在这种情况下,金钱对人们的诱惑力就更大一些。于是,有的人为了挣钱,可以说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

一个人挣钱多少虽然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左右人生活的,并不完全是金钱。多挣一些钱,虽然是好事。但多挣一些钱,更是一件难事,是需要很多条件的。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更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很难获得较高收入的情况下,许多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就是过一种相对安定而平淡的生活。人们对这种最低生活保障的满意度,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国人为争取基本的温饱问题,奋斗了相当长时间。农民以前盼望的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城里人更向往的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管怎么说,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保障都特别关心。有的人怕老了吃不上饭,就只能养儿防老。看到别人退休后,依然可以拿养老金,就格外的羡慕。所以如果能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是许多人特别看好的事情。就当前的情况来说,许多“铁饭碗”式的工作,工资其实也不怎么多,唯一的好处就是稳定,就是生活有保障。

“铁饭碗”式的工作,在社会上并不是很多,另外招收人员也逐渐正规。许多人辛辛苦苦让孩子上大学,虽然未必就是冲着“铁饭碗”工作。但毫无疑问的是,有相当多的人会报考公务员,或者教师、医生等有一定保障性的工作。因此,愈是生活条件普通的家庭,愈是希望孩子通过上学,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不同地域的教学质量是不同的,而每个学校招生人数又是一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试教育就会愈演愈烈。学生在学校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将来的某个工作岗位而孤注一掷、浴血奋战。

就教育的功能来看,在提高一个人文化水平的同时,确实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谋生能力。如果为了获得文化知识,或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可以说是明智之举。不过,对整个社会而言,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没那么理想了。教育或许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间接推动作用,却不能必然让每个人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一方面,社会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必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社会上某些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就是受过较好的教育,也未必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更不要说,有相当大一部分孩子对课本知识根本没有太大的兴趣,牛不喝水强摁头,只能适得其反。

人在社会上生活得那么难,到底是个人的原因,还是社会的原因?中国人的传统是闭门常思已过,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在同样的环境中,别人为什么就能过好呢?总之,是自己笨,是自己好吃懒做,又怎么能怨别人呢?这种理论,表面上天衣无缝,实际上不过是强词夺理。社会之所以是社会,就是它是一个由很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集体是为了让所有的人更好地生存,而不是让一部分人去作威作福。当然,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可以影响到人的生活。但是,绝不能以人与人有差别为借口,不顾那些相对弱势群体的死活。作为一个社会,就必须保障每个人有基本的生活条件,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采取什么样的形势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取的是各种形式的“大锅饭”,农村实行的是耕地平均制度。只要生活在农村,大小都可能获得一块地。并且这块地是国家提供的,以前要交公粮,现在不用交公粮。这块地自己可以种,也可以让别人种。但是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个人是没有处置权的。这种土地制度,虽然能够给亿万的农民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但对整个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农民依靠种几亩地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而彻底放弃种地,又没有其它更好的生活保障方式。有的农民想多种几亩地,可获得较多耕地是相当困难的,这也是农民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政府机关,或者一些企事业单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工资制度过于单一。无论工作干得好坏,每个人工资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很难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加大。工资制度依然采取“大锅饭”的形式,势必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因为,经济发展离不开市场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和每个人付出的劳动大体是成正比的。在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收入也会不断提高。当然,政府机关、学校等单位也会调整工资,只不过这种调整是一种平均式的调整。虽然调整后的工资总体上和社会上其他人差别不是太大,不过就个人而言,差别就可能比较大了。比如北京的律师和法官,1980年月收入可能都在2000元左右。但是到现在,法官的月收入不过一两万元,律师的收入可能会在一二十万元,这个差别就大了。

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无论是对收入的调节,还是保障弱势群众的生活,都会有许多方法。只是,在实行各种方法时,不应该由政府自己说了算,而应该由全体民众说了算,因为他们才是社会的真正主人。如果人们的基本生活后顾无忧的话,农民工应该也不用流离失所了,学生也不会为了上学到处奔波了。最重要的人,人们可以安心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且可以得到可观的报酬。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一个人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琅嬛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