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的事情,看得多了,便不难发现,咱们中国人的成功观大抵是团体本位,而非个人本位的。也即,你混得好与歹,成功与否,端非以自己为参照,乃是以团体为参照的,即看你在家族里面,在村子里面,在小学中学大学乃至党校同班同届里面,在校友会老乡会里面,在65后75后或85后里面……混得怎么样。有鉴于此,有些人纵便外人看起来已然极为成功,其本人却颇不得意,甚或倒极焦虑与极沮丧:唉,我们班上上市公司老总有好几个呢?或:我们这届厅级干部有好几个呢?或:我们85后里面博导有好几个呢?总之,清晨起床,眼圈依旧发黑,感觉是个loser。 可见,咱们中国人的成功观是以“出人头地”为鹄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封闭性和竞争性。所谓相对性,乃是指你成功与否,不以自身为标准,而是相对于你所在团体中的其他人而言的。纵使你身价千万,倘清早闻知同班同学孔二愣已是亿万富翁,你的成功感立马报销,“樯橹灰飞烟灭”矣。所谓封闭性,即你只会和团体内的成员较劲,不会去和团体外的人比较,譬如马云纵再风光,于你而言,不构成任何压力。可见团体外的人的成功往往比团体内的人的成功,在其心理上产生的压力与冲击力,要轻很多,甚至于无。这便导致出现了一个吊诡却不难理解的现象:在很多情形下,一个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至少在暗处,竟常要比与团体外的人合作要少得多。甚或各种私下倾轧与腹黑之诸情形,亦在所难免。这背后便体现了某种竞争性。 记得前些年偶尔返乡,常听当地朋友们聊起,说:县里有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县领导倘是本地提拔起来的,本地之同侪乃至下级竟往往不大认其账,乃至攻讦、举报、拆台及各种不配合,亦层出不穷矣。而一旦从外地调来领导主政,大家倒能相安无事而合作愉快,原因端在此矣。毕竟,本地的领导,都是身处在“团体”内的,与县里其他官人或是同村同族同乡,或是同校同学同届,或是同一批提拔同一批进城等等。因成功观的相对性与竞争性,导致其中一人的成功,使得团体内其他人的成功感相对地降低与克减了,竟成了loser,便无形中成了众矢之的。而外调领导来主政,不具竞争性,大家都无压力,可谓合作愉快。 可喜的是,现在如苏格拉底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按照自己的哲学与趣味过活的人,也渐渐多起来了。大家各自遵行着一种自我实现的个体主义成功观: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再努力去实现它,并由此感到由衷的快乐,就行。但,你还得预防着,某一天,当你大汗淋漓跑完一个中程马拉松,意趣昂扬地回到家,发觉你母亲正闷闷地坐在客厅沙发上,边剥着毛豆,边一叠声地同你叹:“你小学班上的李二锤子还记得吧,今天在菜场见到他妈了,说人家前天已买好第四套房子了……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