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庭审还应讲点儿“礼”_金猴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17-08-13
摘要:庭审还应讲点儿 “礼” 前阵子听某地一个法官抱怨说有些人民陪审员对自身职责不清楚、对庭审活动不尊重,有一天还看到一个年纪不大的女性陪审员穿件露肩的上衣就出庭了,他说法院有必要搞一些这些方面的规范和培训。我很理解他的抱怨,也支持他的这个建议

庭审还应讲点儿“礼”

前阵子听某地一个法官抱怨说有些人民陪审员对自身职责不清楚、对庭审活动不尊重,有一天还看到一个年纪不大的女性陪审员穿件露肩的上衣就出庭了,他说法院有必要搞一些这些方面的规范和培训。我很理解他的抱怨,也支持他的这个建议,我想庭审应该既是一个讲法的地方,也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但除此之外,还应讲点儿“礼”。当然,庭审中的“礼”,更多的是一种郑重的仪式感,是一种程序规范、一种秩序。

司法本来是对人们合法权利寻求救济的最终途径和对人们权利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但是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国人法律意识不强,其中缺乏对“司法”应有的尊重是一个重要表现。这种对司法的不尊重,往往又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对司法活动和司法程序缺少应有的尊重,二是对司法审判或裁判的结果缺少应有的尊重。

前者譬如证人没有依法履行作证义务的觉悟,不管是在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中,很多证人仅仅是因为碍于情面或是因为怕麻烦、耽误事而不作证甚至作伪证的情况都屡见不鲜;又如参与庭审或者参加旁听的人员不遵守庭审纪律、不服从审判人员的安排甚至哄闹、冲击法庭。后者譬如当事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甚至以此为荣、作为炫耀的资本和谈资;又如在对法院判决裁定不满的情况下不是通过法定程序提出上诉、提请抗诉,而是通过发动或参与网络批判、围剿的方式发泄不满,甚至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对司法人员进行中伤、诬陷。

当然,造成或者说引起这种不尊重的主客观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如果我们一定要坚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坚定走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那么唤起广大公民对司法的尊重,尤其是对司法活动和司法程序的尊重,还是必须要重视起来的,甚至可以说破解法治困境、塑造法律意识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奠定人们“尊法”的意识,而让人们养成尊法的意识和习惯,从庭审讲“礼”这个环节着手未尝不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一方面,庭审是多方当事人正面相对、集中解决矛盾和利益诉求的场合,每一方当事人或者利益主体都会天然地争夺尽量多的发言权和发言机会,都会自然而然地追求言语威慑和压服对方,都会尽可能地表明自身合法、合理、合情的一面,并尽可能地揭露和批判对方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的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讲礼,不讲秩序,不遵守审判人员的主持和特定的程序规范,那么事实真相就难以查明、庭审活动就难以为继,其结果跟菜市场买菜、胡同里吵架也就没有区别了,又谈何定纷止争,说不得还会出现新的纷争——类似庭审中一言不合当事人双方重新开骂甚至开打的例子在很多地方民事诉讼中并不少见。

另一方面,在公开开庭审理的背景下,参加庭审活动的当事人以及关切庭审过程与结果的旁听人员(甚至在庭审视频直播全面推开的背景下,网络观看庭审的人也越来越庞大),同样是法治意识培养和塑造的主要对象,更是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直接受众。通过威严、规范的庭审活动,让参加庭审的当事人、让参与庭审的旁听人员树立对司法活动的敬畏心理、树立对法律的尊重意识,是司法活动追求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程序和实体公正之外不可忽视的又一种正义。试想,如果不讲司法礼仪,司法人员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言语举止轻浮粗鄙,对庭审活动的掌控毫无威信可言,自然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司法不足信、不可靠的主观心理感受,这样的司法活动、这样的司法人员乃至这样的司法体系和法律体系又怎么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敬畏和信服?

所以庭审必须要讲点礼,要强调司法礼仪和司法活动的仪式感,要要求参与庭审的人员遵守程序规范、维护法庭秩序并且服从主持审判或裁判活动的审判人员的安排,甚至有必要对不讲礼的人予以警告、训诫或制裁。

首先,这种讲礼的态度和习惯,要从审判人员、人民陪审员、检察人员、律师等等专门的群体做起。一方面,各方参与者应当郑重地出席法庭,姿态、容貌、衣着、言谈、举止应当端庄、文明、严肃、认真,体现对司法活动的尊重和敬畏。另一方面,各方参与者应当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履行职责、相互尊重,审判人员、人民陪审员不越权、不揽权、不滥用权力,检察人员、律师也要服从规范、遵守庭审秩序、尊重主持庭审的审判人员的安排。

其次,这种讲礼的态度和习惯,也不能因案件量大、需要提高办案效率,或者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等原因而忽视甚至抛弃。譬如类似醉驾刑事案件之类的轻刑案件,本身轻缓宽松的刑罚对很多被告人似乎就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如果庭审活动乃至整个刑事诉讼过程还是漫不经心、不以为意,那么刑事诉讼、刑法对普通人的威慑和预防作用又会剩下几何?实际上正是这些数量大、程序简、量刑轻的案件,容易让当事人和一般不懂法的旁人产生刑法和刑罚没啥影响的错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通过端庄、严肃的庭审程序规范,甚至必要的释法说理来重塑他们对刑法法律的敬畏。对于一个有法治理想的法律人而言,办理这样一个有良好效果的案件,恐怕比几十上百起快餐式的办案更有价值。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