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刘峰律师读康德》系列文章是由广东未央律师事务所刘峰律师正在写作的系列文章,用以解读康德哲学,同时将在未央大课堂上以现场讲座和视频录像网上播放形式陆续进行。该系列文章和课程将通过各种视角的具体主题为切入点,全面阐释、解读康德批判哲学。让解读者和受众与这位最伟大的哲学家对话。文章和讲座不一定同步,但文章计划年度数量为一百篇以上。并尽可能做到每日一篇。不管是文章还是讲座,刘峰律师将竭尽可能用最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和听众阐释人类思想史、哲学史上最深刻、最艰涩、最难懂的哲学。同时,还将以《理性之旅》作为书名,日后将全部文章结集为著作出版。
关注广东未央律师事务所,关注未央大课堂,关注刘峰律师,关注康德哲学系列文章和讲座。 让我们共同走进理性之旅。
广东未央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峰 2017年5月25日广州 ——《理性之旅:跟刘峰律师读康德》系列文章(3) 作者:刘峰,广东未央律师事务所律师 2017年5月27日 写于广州
康德一生著述颇丰。中国人民大学李秋零教授2007年整理集结了康德一生的全部著作,翻译编辑出了一套康德全集。这也是中国社会第一套和唯一的一套全集。这套全集面世时,在中国哲学界是一件不小的事件。全集共九本。我自己在2015年的时候也买了一套保存和阅读,时不时地会抽出一本随身携带。并且这一套全集还被我当成了礼物送过几个朋友。一套三四百块钱,不便宜。 这一套全集着实够全,不光是著作,也不光是文章,甚至连可以搜集到的留世的康德的书信都一概不拉地收了进来。 李秋零只是个翻译家,而和李秋零教授师出同门的师兄弟原武汉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则是国内一顶一的哲学家和康德哲学专家。他亲手一字一句直接从德文版翻译过来的康德几部重要著作,更是我研习康德的主要原著。除了邓晓芒和李秋零,国内还有更早期一些的,比如牟宗三的康德哲学的零星翻译。当然康德著作的英译本在西方则是铺天盖地。 曾经有人问我邓晓芒和李秋零二人翻译版本各自的特点和优劣问题,二者都很专业和精致,但我更喜欢邓晓芒的翻译,虽然词句颇为艰涩,但很板正,李秋零的稍微好读一些,但是有些词句缺乏约定俗成,过于超前和个性化了。 康德的全部著述中,最为代表性的是众所周知的三大批判和有关道德形而上学的几本著作。尤以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为最,堪称举世瞩目。而关于道德形而上学的著作分别是《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和《道德形而上学》。另外,像《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和《纯粹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以及《实用人类学》都是颇为重要的著作。 但一般我们说读康德,都是指他的三大批判,而这三大批判也就是康德哲学的精髓。我们称康德的哲学为“批判哲学”,正与他的这三大批判书名相对应。不过所谓“批判”哲学,当然并不是因为书名,而是因为他的哲学的内容和性质。 而这三大批判,尤为重要和能代表康德哲学的是《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6年后康德又做了一些修改并于1787年再版。研究康德哲学的人,这两个版本都不会错过。这是一本用德语写作的哲学著作,而康德是第一个用德语写作哲学著作的德国人,康德之前,都是用拉丁文。 1781年的中国,正是乾隆皇帝主政时期,离乾隆驾崩还有18年,属中国封建社会末期。1781年是康德思想的分水岭,之前的著述被称为“前批判时期著作”,之后的著述被称为“批判哲学著作”。 《纯粹理性批判》极为深邃和艰涩,除了需要探讨的问题的性质是决定了它必将深邃和艰涩的原因外,康德擅用长句以及无比的精炼是导致艰涩的另一原因。书出版并在社会上产生轰动后,有一个著名的真实笑话说,有人对康德诉苦,说读他的书苦于手指头太少。康德惊讶地问为什么?那个人回答康德说,我用每个手指头按住一个小句子,十个指头用完了,你写的这一句还没完。 有人将此描述为“冗长”,而我持恰恰相反的认识,那其实是精炼,长而不冗。 也有人向康德写信建议过关于将著作弄得通俗化的事,康德说,“我很愿意有人把它弄得更轻便通俗些,但在开始时不行,不过时间一长就会通俗起来。”康德这话的意思是,需要探讨问题的本质决定了著作无法通俗,但时间一长,随着世人认知能力的提高,一些高深的东西陆续都将成为常识了,自然就显得通俗了。 实际上,时间一长也没能通俗,一直到今天,康德的著作都是最艰涩的。康德高估了世人和后人的哲学成长能力。 我个人一直把康德哲学,尤其是《纯粹理性批判》视为西方的《易经》,除了因为二者同是隐藏着人类的密码,还有就是因为这种艰涩深刻难读难懂的特性。 但由我创作的《跟刘峰律师读康德》系列文章和讲座,正是在中国社会对康德哲学通俗化的一次尝试。 一般的理解,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一本认识论巨著,探讨知识和真理;《实践理性批判》是一本伦理学著作,探讨道德和信仰;而《判断力批判》则是一本探讨人的审美能力的著作。但这种理解固然不错,却过于老生常谈和粗糙,实际上对康德的著作和哲学,可以有着多种角度的概括或精细的理解和透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