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集体化把农民塑造成“高尚”,私有化把农民诱堕成“无耻”。

来源:甭安空调 作者:甭安空调 发布时间:2017-06-02
摘要:集体化把农民塑造成“高尚”,私有化把农民诱堕成“无耻”。兰 文 已经过去十多天了,有一件事一个人时不时在我脑海里浮现,挥之不去。 5月19日,我和段、吴等几个快退休的老家伙及单位一把手一路去了沔渡镇中洞村,然后各自分头找各自的扶贫联系对象。 我的
集体化把农民塑造成“高尚”,私有化把农民诱堕成“无耻”。兰 文 已经过去十多天了,有一件事一个人时不时在我脑海里浮现,挥之不去。 5月19日,我和段、吴等几个快退休的老家伙及单位一把手一路去了沔渡镇中洞村,然后各自分头找各自的扶贫联系对象。 我的联系对象姓余,是一户需要巩固的脱贫户。 很有意思的是,在打听“对象”住地时,一位D姓村民主动要给我带路。 “不要哩,你抱你的小孩,你只要指个方向给我看,我就能找到。”我说。 “孩子是别人的。”他走近一人,把孩子交过去。然后邀我进他家喝口茶。 “谢谢,不进了,还是去找余某吧!”我说。 “我家也蛮穷哩,搞点钱帮扶帮扶一下吧!” 我一愕,原来他另有所图!但我还是平和地问:“你尊姓大名呀?” “DXX” 我查看了《沔渡镇中洞村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安排表》,对他说:“没有你的大名呀!”观其脸色尴尬,我笑着进一步说:“说明你家属于富裕人家哩!” “哪里哪里,我家也穷,我身体不好,有病。” “哦,那就这样吧,你去找村里或我们单位驻村工作组反映情况好吗?” “好好,我还是带你去找吧。他家就是对面那栋新红砖屋。” “谢谢,你告诉我就可以了,不必麻烦你,你去忙你的事。” “他家关了门,可能在屋背莳田。我冇事,带你去。” 实在盛情难却。我在他的引领下找到了余某及其老公。 余某家三口人,自己曾患脑膜炎,如今留下个后遗症,老公老实巴结,儿子外地打工。去年起了一栋一层简易红砖屋,经认证,可以享受政府八万元补贴,但至今尚未到位......详情这里就不细表了。接下来着重谈谈给我带路的向导DXX。 DXX,五十多岁的样子,表面看也是个热心肠人,当得知扶贫表中没有他的名字后,没有放弃主动给我带路的初心,说明他并没有把“当向导”与获取“帮扶”视为交易,善良乐助,实属可赞! 但他争当贫困户的心态又令我想起市井早有传闻、网上也有披露的大量类似现象,难道,“贫困”真的成为了农村不知羞耻的文化怪象?网上普遍对这个怪象口诛笔伐,什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什么“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什么“扶贫其实是养懒,不以懒为耻,反以贫为荣”芸芸。显然,这都是以富人心态、贵族傲气在简单而粗鲁地鄙视农民,教训农民,鞭挞农民。 我对这种全怪农民兄弟的论调不敢苟同。 想起文革十年的前五年我在农村读书、后五年我回乡务农的日子,记忆中那时的农民多诚朴呀,几乎无人向上伸手要这要那,就是上面有个什么救济呀补助呀,大家在会上都互相推让给人口多劳力少或年纪大且体弱多病或军烈属家庭等等。 然而,新时代的农民怎么了?竟堕落得如此没有觉悟,我百思不得其解。 今日与朋友小聚,话到歌剧《白毛女》“旧社会把喜儿变成鬼,新社会把喜儿变成人”这一主题思想,油然联想到“D某某”们之怪象,突然释怀,不也是—— 集体化把“D某某”们塑造成“高尚”,私有化把“D某某”们诱堕成“无耻”。
责任编辑:甭安空调

上一篇:人工智能淘汰法官还是淘汰律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