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的零碎 过去,最怕娘的絮叨。娘属于典型的“新事想不住,就是忘不了”。拉起过去,老人家就没完没了,数茄子,道黄瓜,三天三夜也不嫌累。 现在想想,不是娘絮叨,是因自己心烦气躁。回家看娘,屁股像长了尖,有时座位还没坐热乎,一个电话打来,起身就走人。娘下好的茶,没喝几碗,做好的饭菜,也没尝一口。回望,让娘别跟着送,赶紧家去,娘却依着门口,一再扬手。有时送到楼梯口,嘴里嘟哝着,嘱咐着,开车别快了啊!嘟哝得人心里很烦。 娘絮叨,都是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但你不能不佩服娘的记忆力,她小时候做过的错事,出嫁时抬轿的人,甚至登记时谁给办的手续,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嫲嫲(奶奶)是典型的庄户妇女,她做私塾先生的公公如何因输了一吊钱,不敢回家面对家人,躲走了,就没了人糊型,老林里埋的是件摞补丁的长衫……嫲嫲辣的这些家史,连我当教师的父亲都想不全。我夸奖娘是我家的活字典,娘有些不好意思,说,我就记着这么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忽然感觉娘拉的闲呱,就像陈年的酒,越咂摸越有滋味了。再听,就赶紧记个梗概。可一看我掏笔,娘就不拉了,嫌我认真,说这些东西没用处。看娘固执,我就只能偷偷拿手机录音,回到家再整理出来。没想跟山西的著名作家曹乃谦那样,给娘写本传记小说,更没想学焦波,用影像给爹娘(我爹走得早,已错失了机会)立传,只想给辛劳了一辈子的爹娘,留下点文字资料,权当给家人留个纪念。 每逢回家,就给娘打电话,问她想吃啥。娘总会说,家里啥都有,别老花钱。知道娘近来不愿意吃馅饼了,就买发面饼,或油条,倒换着,怕娘没了胃口。可你买啥回家,娘也吃不了多少。她把青菜装了塑料袋,塞冰箱里,留着,面食也装冰箱里。时间一长,冰箱里的鱼肉都串了味,一闻就恶心。可坏了的馒头和饼,变味了的鱼肉,过期了的糕点,都不让扔。她说,早先时候,没鱼没肉,下蛋的鸡得了鸡瘟死了,也舍不得仍。脱毛,开膛,去了五脏,加上蒜瓣,煮熟了,一家人解馋,也没药着。现如今的人,就是活得骄稀(仔细),过过贱年吃树皮树叶子的日子,就知道什么吃的也不能祸害(浪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