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说“屐”

来源:水扬心语 作者:水扬心语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踏青 说“屐” 第一次知道“屐”,是读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白梯。”知道屐是古人穿的一种鞋,如今还依稀记得“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
踏青 说“屐” 第一次知道“屐”,是读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白梯。”知道屐是古人穿的一种鞋,如今还依稀记得“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是早上半个小时就能背诵的诗,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任贤卿老师,谁先背会就可以下早自习,朗朗读书声今犹在耳。后来又读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一步增加了对屐的印象。但我始终没穿过真正的木屐,因为幼年我穿的鞋都是母亲亲手做的,那是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一双双布鞋、棉鞋,伴我走过了童年和少年,写到这里,不禁想到亲爱的母亲,勾起浓浓的乡情。屐的制作,始于何时,我不太清楚,一说始于自晋文公伐木制屐。晋文公多次请隐居于绵山的介子推出仕不至,焚山逼之,“介子推抱树烧死,文公伐以制屐也。”(《庄子·异苑》)。晋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株树的木料制成一双木屐,每天穿着并不时叹曰:“悲夫,足下。”以此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后被市人模仿,并相沿成习。《后汉书.五行志》载:“延熹中,京都长者皆着木屐。”由于着木屐优点甚多,便很快流传到南方。据说孔子当年就穿过木屐,《太平御览》卷六九八引《论语隐义注》:“孔子至蔡,解于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只屐去,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 《晋书·五行志》中有一段记载,涉及孔子屐的下落:“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张华疑有乱,先命在守,然后救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万人器械,一时荡尽。”可见在被大火焚烧之前,孔子的木屐一直被视为“异宝”典藏于库。在各种鞋履中,屐的构造比较特别,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底板,这就是屐的基础,通常以木料为之,作鞋底形,古时称之为“木扁”。上钻有小孔数个,以穿绳系。二是绳带,被称之为“系”,南朝无名氏《提搦歌》:“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系两头系。”就指屐上的绳带而言。三是屐齿,均装在木扁下,其开头有扁平、四方及圆柱体等多种,高度在6-8厘米之间,前后高低大致相等。屐齿的装法不尽相同:简单者以铁钉固定;考究者则用木榫联接,其具体作法又可分为两种:一种用明榫,制作时先在木扁上凿以穿透的孔眼,装配时使屐齿上端的木榫穿过底板,再用竹钉或铁钉从侧面固定;因从屐板表面能看到榫头,故称“露卯”。与此相对,还有一种联接方法:开孔时不将底板凿穿,做成暗榫。由于在表面看不到榫头,故意称“阴卯”。《晋书·五行志》中即记载有这方面情况:“旧为屐者,齿皆达木扁上,名曰‘露卯’。太元中忽不彻,名曰‘阴卯’。”制作屐的材料,主要是木料,故有“木屐”之称。所用木材有一定标准,以质地密致坚韧者为佳,常见者有桑屐,以桑木制成,如《南齐书·祥瑞志》“(世祖)在襄阳,梦着桑屐行,度太极殿阶。”有木包木屐,以木包木制成,如晋稽含《南方草木状》:“抱(木包)木生于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极柔弱,不胜刀锯,乘湿时刳而为履,易如削瓜。既干则韧不可理也。……夏月纳之可御蒸湿之气。”有棠木屐,以沙棠木制成。《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制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宝玉穿的就是棠木屐。“黛玉看(宝玉)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下露出油绿绸撒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靸着蝴蝶落花鞋。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上了”。在第四十九回,宝玉披了玉针蓑,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庵去。除木料之外,古代还出现过帛屐,以布帛代替绳系。汉刘熙《释名·释衣服》:“帛屐,以帛作之,如屩者,不曰帛屩者, 者不可践泥者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浣之,故谓之屐也。”又有皮屐,以皮革为之;或削木而成,外裹皮革。如《文献通考·四裔考》:“足履革屐,耳悬金王当。”又有玉屐,以玉为之。《南齐书·文惠太子传》:“时襄阳有盗发古冢者,相传云是楚王冢,大获宝物:玉屐、玉屏风、竹简书、青丝编。”又有铁屐,以铜铁为木扁,下施铁钉。《太平御览》卷六九八引《晋书》:“石勒击刘曜,使人着铁屐施钉登城。”这种铁屐多用于武士,着之以便攀登行军。吉林集安洞沟第12号墓壁画所绘披甲武士,足部即穿有铁屐。与木屐不同的是,铁屐的屐底不用屐齿,而施以钉。这种铁屐在考古发掘中还有发现,如吉林吉安高句丽墓出土一件,以铜楹为木扁,表面鎏金,周缘折起,上有可供穿绳系带的小孔若干,底部铆有方柱形鎏金铜钉。后世则将此称之为“钉鞋”。在西晋以前,鞋类主要有:木屐、履(单底布鞋)、舄(复底布鞋)、长(革幼)靴(长筒靴)等。《晋书》上说,屐分男女两种,“妇人头圆,男子头方。圆者顺之义,所以别男女也。” 西晋以后,男女混一,皆穿方头木屐。《世说新语》里说阮孚爱木屐,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并且亲自吹火蜡屐,神色闲畅;谢安指挥淝水之战时,也穿木屐,得知前方获胜后,“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晋书·谢安传》)。《颜氏家训》记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述,……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这是后齿高于前齿的屐,类似今世女子所穿的高跟鞋。《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履(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为了上下山方便,他把鞋齿作些改进,将死齿改为活齿,可以省却许多力气,身体也更容易保持平衡。他发明的活齿屐,史称“谢公屐”。但也有无齿的屐。《晋书·宣武纪》:诸葛亮北伐不成,病死五丈原,蜀军退走,司马懿出兵追之,“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土二千人着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着屐,然后马步骑俱进。”唐代男子崇尚穿靴,外出旅行以着靴为多。只有在家居时才穿着木屐。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这种木屐被传播到国外,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穿着木屐的习俗,就是从中国传入的。除男性外,唐代妇女也有穿着木屐的习惯,尤以江南女子常用。李白《浣纱石上女》诗云:“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清王琦注引《南越志》:“军安县女子赵妪,着金箱(镶)齿屐。”说明当时女子所着之屐形制考究,屐齿还加以镶饰。李白的另一首诗《越女词》也谈到女子着屐的情况,诗中有句云:“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鸦头袜一作“丫头袜”,这是和木屐相配用的一种袜子,制作时将大脚趾与另外四趾分开,形成丫形,以便卡住屐上的绳系。从李白的诗句中可了解到,当时穿着木屐,既可穿袜,也可赤足。宋代以后的汉族妇女,因为崇尚缠脚,故多不穿木屐。男子却依旧穿着,但多用作雨鞋。宋张瑞义《贵耳集》:“东坡在儋耳,无书可读,黎子家有柳文数册,尽日玩诵,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说的是苏东坡冒雨戴笠着屐而归的情景。穿着木屐的宋人形象,在宋画《归去来辞图》中有所描绘。明清时期将木屐称之为“泥屐”,也着眼于屐的用途而言。如《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五回:“狄员外打了伞,穿了泥屐,别了薛教授回家。”在缠足之风盛行的明清时期,广东、福建一带的妇女未染此习,仍为天足。因当地气候比较炎热,那里的女子和男子一样,不论晴天还是雨天,平时家居都以穿屐为尚,只是在屐的装饰上比男子所穿者的略微讲究。如明谢肇《五杂俎》记:“今世吾闽兴化、漳、泉三郡,以屐当革及,洗足竟,即跣而着之,不论贵贱男女皆然,盖其地妇人多不缠足也。女屐加以彩画,时作龙头,终日行屋中,阁阁然。”这个时期的木屐形象,在王圻《三才图会》中还有描绘。清代男女日常家居所穿之屐多无屐齿,以广东潮州一带出产者为上品,由木包木制成,含有微香,着之可除秽气。也有在木屐表面漆,或包裹绣帛、皮革者,多见于女屐。如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称:“今粤中婢媵,多着红皮木屐。士大夫亦皆尚屐。沐浴乘凉时,散足著之,名之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或以木包木为之。……新会尚朱漆屐;东莞尚花绣屐,以轻为贵。”这种无齿之屐,已接近现代的拖鞋。民国时期木屐,在屐面上采用素色布帮,并绣有花纹,这是布鞋与木屐的巧妙结合。至今,木屐已为陈迹,时代变迁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水扬心语

上一篇:江岸区检察院成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