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负重,敢于担当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时事评论 许谨谦:勇于负重,敢于担当古语有云:“顺境逆境看胸怀,大事难事看担当”。勇于负重、敢于担当是考验各级党员干部党性纯不纯、作风硬不硬、能力强不强的试金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勇于负重、敢于担当呢?一是端正态度,树立勇于负重、敢于担当的意
时事评论 许谨谦:勇于负重,敢于担当古语有云:“顺境逆境看胸怀,大事难事看担当”。勇于负重、敢于担当是考验各级党员干部党性纯不纯、作风硬不硬、能力强不强的试金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勇于负重、敢于担当呢?一是端正态度,树立勇于负重、敢于担当的意识一个人是否有担当,是否敢于担当,首先要看他面对困难和问题时的态度,看他做事有没有责任心,因为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去担当。一个人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可能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尽职尽责,迎难而上,认真分析,积极作为,全力解决;另一种则是见难低头,敷衍塞责,甚至推卸责任。持哪种态度,则反映和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心和思想境界,也就能看出他是否具有责任心,能否敢于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否有强烈的责任心,直接影响着决策水平和工作成效。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从内心端正态度,培养敢于担当的自觉,这样才会有面对任务勇挑大梁、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的干劲。二是勤奋学习,提高勇于负重、敢于担当的素质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既是一种政治品格,也是一种能力素质,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学习,才能养成勇于负重、敢于担当的基本素质,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勇于负重、敢于担当。各级党员干部应该清醒认识自己的职责和履职能力方面的不足,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打牢履职尽责、务实担当的素质基础。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学习对于提高担当意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所以,各级党员干部都要进一步提高学习意识,牢固树立经常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挤出时间学习,真正把学习当作需要来认识,当作工作来对待,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善总结。通过锲而不舍的学习和日积月累的积淀,不断夯实理论功底,增加敢于担当的素质,破解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问题。三是艰苦磨练,提升勇于负重、敢于担当的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一个人只有注重实践锻炼,砥砺意志品格,才会有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本领。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最终要体现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地做好本职工作和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中。是不是真有能力,要靠实践来检验。面对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难题,是否敢于迎面而上,直击矛盾和问题;在重大发展机遇面前,是否有勇往直前,敢试敢闯敢干的勇气和魄力,是否有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和举措,这些都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水平。相反,也只有在苦干实干的历练中才能提升党员干部勇于负重、敢于担当的实力。人所能负之责,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之责,我亦能负。面对各种考验,各级党员干部要有挺身而出、无所畏惧的气魄,头脑冷静、从容应对的淡定,胸怀坦荡、承担责任的大气。只有这样,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才能被克服,工作才能有突破,事业才能取得成功。一言以蔽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勇于负重、敢于担当!(作者:许谨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