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用《规则》打造监督执纪铁军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时事评论 许谨谦:用《规则》打造监督执纪铁军“一遍不行学两遍,两遍不行学十遍。《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就是我们的工作指南,必须学深学透、实践运用。”在四川省绵阳市纪委日前举行的《规则》专题学习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
时事评论 许谨谦:用《规则》打造监督执纪铁军“一遍不行学两遍,两遍不行学十遍。《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就是我们的工作指南,必须学深学透、实践运用。”在四川省绵阳市纪委日前举行的《规则》专题学习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马骏深有体会地说。(3月10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则是中央从严治党的又一制度利器。建章立制非小事,众所周知,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而这部《规则》的制定正是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这次中纪委七次全会通过《规则》并向全社会公布,既是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行动,更是旗帜鲜明地向全党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表明了纪检监察机关严格自律的责任担当和坚定决心,宣示了打造一支过得硬的执纪铁军的坚定决心和郑重承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制定《规则》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纪检监察机关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监督执纪问责是纪检监察机关最重要的权力,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近年来,随着中央反腐败斗争逐步向纵深推进,纪检监察机关的威信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党的检察监督机关,具有党风、党纪和反腐职能,在反腐工作中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内部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因为纪检监察干部是“监督干部的干部”,他们监督别人,那么谁又来监督他们?倘若对纪检监察干部稍微放松约束,那么他们在工作之时就可能降低标准,或拿规矩送人情,或用权力做交易,导致的结果将会极其严重。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纪检监察干部自己都不能挺直腰板,又何谈在他人面前树立威信?在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也有少数人经受不住诱惑,在腐败分子和不法人员的“围猎”面前败下阵来,蜕变成“害群之马”,沦为阶下囚,“谁来监督监督者”“怎样监督监督者”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前不久热播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就以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深刻地阐明一个道理: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并非天生具备“免疫力”,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如今《规则》的出台有力地回应了社会公众的关切,申明了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规范和纪律约束,释放出把监督执纪权关进制度笼子、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强烈信号。《规则》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自我监督和纪法分开,让监督执纪有规有依、权责分明,有利于纪检监察机关相互监督制约,健全内控机制,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有利于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规开展监督执纪工作,不断提高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水平,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推进;有利于纪检监察机关强化规矩意识,提升综合素质,造就过硬本领,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无数实践表明,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约束越严,纪检监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就会因光明磊落形成感染力,因铁面无私产生威慑力,因风清气正赢得公信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永恒课题,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规则》的出台,迈出了将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重要一步,可以预见,随着监督执纪实践的不断发展,制度规定将越来越细、越来越实,对监督执纪工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势必会打造出一支监督执纪的铁军。(作者:许谨谦)
责任编辑:张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