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1996年,这个厅级干部就建议共产党员佩戴党徽

来源: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博客 作者: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文:傅学俭导读:1996年4月30日,时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的傅学俭,在湖南省委党校厅干班学习,他向中央组织部写了《共产党员佩戴党徽好》的建议,中央组织部当即复函致谢,表示认真研究。后来,这份建议信收录在傅学俭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第
文:傅学俭导读:1996年4月30日,时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的傅学俭,在湖南省委党校厅干班学习,他向中央组织部写了《共产党员佩戴党徽好》的建议,中央组织部当即复函致谢,表示认真研究。后来,这份建议信收录在傅学俭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第二次修订版的《盛世诤言》一书中。 ▊▊一、共产党员佩戴党徽的特殊意义群众认为,共产党员佩戴党徽,既是对共产党的热爱,也是党员接受社会监督的好方式,尤其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对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具有“特殊”意义。一是公开显示作用。党在“地下革命斗争”时期,处于被“围剿” 即非法地位,党员的身份、活动都只能祕密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建立起人民自己的政权,党组织和党员的全部社会活动,可以公开了。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和成为执政党后,做一名共产党员,都是非常光荣的。因为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摆在每个共产党员面前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保持本色,永不变质,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严峻考验。然而,少数党员经不起考验,党的宗旨淡忘,纪律松弛,作风浮躁,以权谋私等现象呈蔓延趋势。歪理横行,良知泯灭的“惰性病”普遍而严重。在新形势下,在全社会各项活动中,在全体人民群众中,公开显示共产党员的身份是十分必要的,是很有好处的。党徽则是党员形象的特征。通过佩戴党徽便可最简便、最直接、最具体地起到共产党员昭示于人民的作用。二是自我警示作用。共产党员佩戴党徽,可以使党员旡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不应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促使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党员,无疑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检验。这就是置于“公开”显示作用下的自我警示作用,以“警戒自己,防微杜渐”。三是互相监督作用。一般来讲,党员除了所在的支部、单位或者系统能相互认识之外,离开这些地方参与社会活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交往活动日益广泛频繁,党员互不相识,但一经佩戴党徽,无论何时何地便可通过“党徽”这个象征物形成一个党员群体,既能互相监督、激励、支持,又可起到以正压邪的浩然正气作用。四是群众监督作用。共产党员佩戴党徽从事社会活动以及个人交往活动,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群众一眼就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你这个共产党员的言行是否符合党员标准、特别是社会公德方面的问题。这种监督作用是很明显的,也是很严格的。上述四种作用无形中会形成一种共产党所固有的曾为恩格斯称赞的“具有多么大的内在力量”。在群众中树立共产党员良好形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切忌不可小看这一举措,它对从严治党,进一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起到特殊作用。 ▊▊二、共产党员佩戴党徽的纪律规定为了对此事形成共识,使之成为一项加强党的建设的制度。因为,建议党中央正式作出决定,以便成为全党的统一行动。并建议像党员交纳党费一样,作出纪律规定,对那些不愿佩戴党徽的党员,经过教育仍不佩戴的可以允许其退党;对那些外出公务活动或其他交往活动中不佩戴党徽的党员,应进行教育,必要时给予党纪处分。 ▊▊三、党徽的制发与管理1、制发党徽是一件严肃的政治工作。建议由中央组织部门监制。2、根据中央的决定,由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共产党员佩戴党徽的管理制度。3、共产党员佩戴党徽从批准入党之日起,终身佩戴。4、建议把共产党员“自觉佩戴党徽”纳入党章第一条内容,与“按期交纳党费”并列。5、党徽一律由党员自费购买。与此同时,建议共青团中央把团员佩戴团徽的制度建立起来。 傅学俭 1996年4月30日于中共湖南省委党校责任编辑:清风杂志社新媒体中心主任 吴俊
责任编辑: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