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河南省睢县保庙村迎来了入夏来的首个高温日。傍晚时分,暑气退去,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汇聚到村委会旁的文化广场。乐声响起,咿咿呀呀的唱腔从人群中缓缓流出。 “这两年,大家伙儿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腰包鼓了,道路通了,路灯亮了,娃儿们有了新课桌,用上了新电脑,娱乐有文化广场,看病有现代化的卫生室……”提到变化,村民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河南省睢县和宁陵县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口帮扶县。1995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最高法院按照“两年一轮换”原则,先后选派10批共计26名优秀干部挂职扶贫。 离繁华很远,却离理想很近。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把那里当成驿站,而是自己的另一个故乡,一片亟待改变的土地,一群需要帮助的亲人。 敢立军令状的第一书记 在保庙村大多数村民的眼里,贫穷从来都是那么活生生地笼罩着他们的记忆与生活。 没有资源,没有产业,几十年来只能土里刨食。生活环境更加不堪,下雨满街泥,污水满街淌,连村委会屋顶的电风扇都爬满了黑黢黢的苍蝇…… “想象中条件会很差,没想到比想象的还差。” 2015年8月,受中组部和最高人民法院委派,立案庭正处级调研员吴海江,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到保庙村走马上任了。 一幕幕景象让吴海江坐不住。放下行李,他就换上了从北京带来的布鞋,敲开了一扇扇木门。 全村509户1825人,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年均收入不足1800元……从村民家里走出来,吴海江的心情异常沉重。 “很快,吴书记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还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绝不回京。’”这让保庙村村支部书记郭克明颇为感动。 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为做到公平公正,吴海江带领村干部一遍遍走访摸底,最终确定了102个贫困户,比之前公布的150户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并为每一户制定了精准脱贫措施。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吴海江想的是,如何让乡亲们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经多方协调,河南云腾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保庙村,打造了集养殖、种植、采摘、观光等一体的3000亩云腾脱贫产业园。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群众都可以进园务工。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用工三种模式,平均每户年收益可达5000元,解决了100户227人脱贫致富。 吴海江一步步拓宽了保庙村的致富路,也铺平了老百姓的法治路。 保庙村人居混杂,有14个姓氏家族,纠纷不断。凭借30多年信访工作经验,只要发现邻里矛盾等社会不和谐问题,吴海江就“顺道”给调解了。 粗略算下来,这两年,他处理的邻里纠纷有30多起,化解各类不安定因素40多个。这个当地有名的上访村,近两年却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 最近,吴海江的时间表上,又排满了密密麻麻的大事小事。“精准扶贫回头看;建设扶贫工厂一个,壮大集体经济;继续硬化道路,实现户户通……”虽然距离挂职结束仅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他的感受依旧是忙碌。 太阳缓缓落入地平线,看戏的人们赶在入夜前,零星散去。吴海江位于村委会的“家”,灯依旧亮着。两年了,住在这里,他说自己并不寂寞,因为他知道,人们改变生活的热情正在悄悄滋长…… 不辱使命的招商达人 “福州福州,有福之州。上游天堂,下站抵杭。”坐在高铁上,邓亮在手机里敲下这句临时起意的诗。 彼时,他正以河南省睢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马不停蹄地跑项目。搭上高铁,8个多小时跑到福州,第二天一大早从福州出发,下午在杭州拜访一位证券公司经理,晚上又赶到南京见另一位企业负责人。 这两年,邓亮为招商跑过的城市还有北京、上海、郑州、苏州、厦门、泉州……达20多个。 39岁的邓亮喜欢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就像他自己,出生在郑州,8岁随父母移居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基层法院工作4年,从办公室、刑事审判庭、立案庭,到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每一步变化都是一个美好的未来。 201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邓亮主动报名,决定用两年青春到扶贫县挂职。他的想法很简单:坐在机关里办案的时间很多,可要到农村体验人生,一辈子也许只有这一次。 招商难,为贫困县招商更难。面对我国经济下行较大的压力,邓亮使出浑身解数,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的资源几乎全用上了,手机里一下子多了十几个投资微信群,微信头像也被换成了自己的照片。 一个个城市跑下来,邓亮收获满满,2016年12月,南京腾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食味道(河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继落户睢县,此外,还有多家意向企业在继续接触中。 顶着产业工人的光环,过上吃喝不愁的生活,宋彦霞打心眼儿里觉得自己幸运。作为产业集聚区内豪锋国际鞋业有限公司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宋彦霞满足地说,她每天只需骑车20分钟就能来到厂里,每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 “园区129家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他几乎都走遍了。”邓亮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令产业集聚区常务副主任周继强不住地赞叹。“他还经常为企业解答法律问题,出谋划策,赢得了很多企业的信任。” 一家企业与部分工人矛盾尖锐,企业管理层非常苦恼,希望政府出面制裁“带头人”。邓亮认为管理层的办法不妥,就亲自到企业一线,了解工人的真实想法。他一面对工人进行情绪疏导,一面对管理层如何与工人沟通提出建议,缓和了这家企业的劳资关系。 一家能源管理企业因租用其设备的另一家企业破产,价值千万的设备无法取回。邓亮了解情况后,多方协调,不仅为企业要回了设备,还挽回了因停产导致的几百万元经济损失。 “很多人都以为挂职干部是来镀金的,没想到动真格。”让产业集聚区副主任肖浩荡最为感叹的是,他这个人能守得住时间,有时连续几周不回家。“去年端午节,正赶上县里抓小麦防火。邓亮带上工具一个人开着车巡视了全县20多个乡镇。两天,行程300多公里。” 法治扶贫的躬耕者 夏日的宁陵县吴庄村,樱桃挂满了树梢,人们都忙着找个凉快地方休息,副县长骆惠华又开始下乡“走亲戚”了。 2015年4月至今,骆惠华以河南省宁陵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身份在这里工作了两年。每一天,他都在思考着如何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 在宁陵县张弓镇管庄村,贫困这张网正被一点点揭开:村室前后的大坑被填平,灌成了现代化的文化广场,低矮破旧的危房被修缮一新,低洼不平的进村土路变成了车来车往的水泥大道。村里有了闻名全县的箱包加工企业,家家户户张贴起了“法治村训”。 “骆县长多次告诫我们,所有的扶贫措施都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运用法治思维来解决问题。”管庄村包村帮扶单位——县史志办主任马学庆说,骆县长分管史志办,在对管庄村帮扶的过程中,他强调了三个“依法”,依法召开群众大会,依法补偿拆迁群众,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为掌握实情,骆惠华一上任就带上亲手制作的贫困户登记卡,不要村干部陪同,挨家挨户对自己联系的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 两个月的调研后,骆惠华发现,导致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种致贫因素,目前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那就是法治的疲软和缺位。坐在电脑前,他将自己的体会一字字地敲了出来。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实行扶贫政务公开、加大扶贫审计、适时制定扶贫法规……”在这篇《精准扶贫,需补齐法治短板》的报告中,骆惠华一口气提出了十几条建议。 挂职期间,骆惠华分管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利用这个契机,他从完善政策体系入手,修订了宁陵县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开放招商等相关文件。2015年至今,全县共引进省外资金137.4亿元,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2个。服务环境的改善,逐渐成为客商竞相投资宁陵的一张名片。 除了建言献策,骆惠华更注重身体力行。作为扶贫措施,他协调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先后购买几批宁陵酥梨。有一次正赶上天下小雨,为不淋湿包装箱,他爬到车上与十几个村民一起马不停蹄装车,连续奋战3个多小时,第二天腰酸背痛差点起不来床。组织乔楼中学师生到北京夏令营,他亲自抱着一摞户口簿,冒着瓢泼大雨穿梭几个售票点,最终又不得不跑到几十里外的火车站,才把票订下来。 “不管分内分外,只要是安排给他的工作从来没有讲过条件。”两年的工作接触,让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心生感动。 2016年11月,骆惠华协调国家法官学院,组织了10名村支书赴北京韩村河等地,学习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 “真是一片新天地。”乔楼乡吴庄村村支部书记吴西会不住地感叹。“最高人民法院拨款200万元帮助我们村建设基础设施。”吴西会指着已经定稿的《吴庄村文化中心广场建设规划图》兴奋地说,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吴庄村。 是的,届时还将有一座村史馆,向来往人们诉说吴庄村的前世今生——从“贫”到“脱贫”,再从“脱贫”到“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