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姓名权岂只是民事活动?
来源:法在心中 作者:法在心中 发布时间:2017-07-30
摘要:行使姓名权岂只是民事活动?刘练军 2014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此立法解释指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既应当依照
行使姓名权岂只是民事活动?刘练军 2014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此立法解释指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既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还应当遵守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即应该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然而,“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的立法解释定性,是否全面准确殊可一议。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直接促使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此等立法解释的,是一起有关姓名登记的行政诉讼案件,而不是张三侵犯李四姓名权的民事纠纷。2009年1月,吕晓峰与张瑞峥的女儿出生,夫妻双方共同决定,给其女儿取名为“北雁云依”,并前往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燕山派出所,为女儿办理户口登记。不料,燕山派出所告知,拟被登记人员的姓氏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否则不符合出生登记条件。双方争执不下,于是,吕晓峰以燕山派出所拒绝以“北雁云依”为姓名,给其女儿办理户口登记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女儿姓名权为由,于2009年12月以被监护人“北雁云依”的名义,向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本案涉及法律适用问题,历下区法院于2010年3月裁定中止本案审理,通过层报方式将法律适用问题,提请立法机关作出解释或确认。此乃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述立法解释之由来。案件分明起因于,原告不服被告不予办理姓名登记的具体行政,这是一桩典型的行政侵权诉讼。既然涉嫌侵犯原告姓名权的,是行使行政权的公安机关,而非其他民事主体,那起码说明公民行使姓名权,不全属于民事活动。公民到派出所申请姓名登记,以使他们为自己所选取的姓名,获得法律及社会的认可,从而具有法律效力和社会公信力,此时公民当然是在行使其姓名权。但它绝不是民法通则和婚姻法等私法意义上的姓名权,而是一种与之相对的、宪法与行政法等公法领域中的姓名权。概言之,姓名权有两种:民事私法上的姓名权,和行政公法上的姓名权。与行政公法上的姓名权相比,民事私法上的姓名权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无论人大立法、司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后者都显著超越前者。除较早的民法通则和婚姻法等民事立法之外,2010年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2条亦明文规定:侵犯姓名权,应当依照该法承担侵权责任。作为执法裁判的权威且终局机构,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此等规定还予以详细解释,其在“关于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中指出:“姓名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变更和使用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干涉或非法使用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姓名决定权、使用权和变更权。侵犯姓名权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擅自使用他人姓名;假冒他人姓名,例如假冒他人姓名盗取上学机会;采取违法方式或违背善良风俗的方式使用他人的姓名,如对他人姓名故意做不当发音。”其中“假冒他人姓名,例如假冒他人姓名盗取上学机会”之解释,其思想来源可追溯到,2001年备受瞩目的“齐玉苓案”。当事人失去原本应当获得的受教育机会,都被法院认定是其姓名权受侵犯的结果,司法实践中民法姓名权所受到的保护范围及力度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至于民法姓名权的理论研究状况,与司法保护相比亦毫不逊色。不宁唯是,两者事实上是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而非各自孤立地存在。如今,有关姓名权的民法学高头讲章,不断推陈出新。民法上的姓名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格自由发展之维护,更强调独占姓名的商业价值,乃是姓名权保护的重要内容。当下民法典编纂工程正处遵厌兆祥中,有学者如王利明主张人格权应独立成编,而姓名权乃是人格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凡此种种,足证民事私法层面上的姓名权理论研究,是何等的受宠与兴盛。与此繁荣气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政公法层面上的姓名权,无论在国家立法、司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均呈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暮气景象。首先,规范公法姓名权的全国人大立法,仅仅只有户口登记条例。这部制订于1958年的条例迄今有效且从未被修订过。而自1958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且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迁,在过去三十年就业已修订过四次,修正案条款达三十一条之多。尽管早在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就载入宪法,而民事立法更是不断强化,对包括姓名权在内的人格权保护,但此等宪法和民事立法争先与时俱进之事实,丝毫未改变公法姓名权立法的停滞状态。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未见全国人大就公法上的姓名权立法,作出任何的“立、改、废”行为。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户口登记条例,不但诸多内容明显背离当今市场经济规律,而且立法本身过于粗糙,诸如姓氏与名字之选取权限等姓名登记之核心内容,一概付之阙如,根本履行不了后“文革”时代,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之新宪法承诺。结果是,规范公安机关姓名登记的最主要的“法律”,乃是各地公安机关自己发布的、连行政规章都算不上的内部红头文件。如上述“北雁云依”案,当地派出所作出不予办理姓名登记的直接“法律”依据,是山东省公安厅发布的《关于规范常住户口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该“意见”规定“新生婴儿申报出生登记,其姓氏应当随父姓或母姓”,燕山派出所正是根据此等规定,而拒绝为“北雁云依”办理姓名登记。值得指出的是,根据原旨主义法律解释方法,婚姻法第22条“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随母姓”之规定,其立法目的重在强调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并无规范公民称姓择取之意,有关公民姓名登记之户籍管理问题与之无涉。故此条规定不应作为限定公法姓名权的法律依据。所有因派出所不予办理姓名登记的行政诉讼纠纷,都拿婚姻法第22条出来说事,此诚误会不浅。一方面,它没有认识到,此等条款旨在落实在子女姓氏问题上夫妻平等,而无意限定女子姓氏之选择;另一方面,此等认知完全不了解姓名权具有双重性,公法上的姓名权不是婚姻法等民事私法可以规定的,它应由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调整。遗憾的是,规范公法姓名权的行政法律法规,始终残缺不全,公安机关制定的政策性文件,因此而替补上阵,构成姓名登记制度的主要规范依据。各地公安机关出台的“土政策”,彼此之间有共性更有差异。共性是普遍对相对人称姓取名限制过当,导致相对人的称姓取名自由选择权,事实上被大打折扣;差异表现为,对于首次称姓取名及后来变更姓名的限制,不但各地文件规定存在尺度分歧,而且执行过程中宽严不一现象亦司空见惯。可以说,立法机关的不作为和地方公安机关的乱作为,导致公法层面上的姓名权,几乎处于“无法”之境,行政相对人的姓名权,因此而被侵犯成灾。除“北雁云依”案败诉外,像海南左天霞申请改名为左乙池案、安徽孙义申请改名为孙旭案,上海王徐英基于其日本儿媳身份而申请改日本名字——柴冈英子案等等,均以原告败诉告终。与民事私法上的姓名权相比,行政公法上的姓名权,其法治化程度委实不敢恭维。滞后的不仅仅是立法和司法,有关公法姓名权的理论研究,现状同样叫人无话可说。研究民法姓名权的篇章俯拾皆是,但探讨公法姓名权的论文打着灯笼也难找。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释法时,将公民行使姓名权,片面地认定为“民事活动”,与公法姓名权素来不受学界重视不无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公法姓名权在立法、司法及理论研究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故而,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民法姓名权,而不知有公法姓名权。其实,在欧陆国家姓名权的双重属性问题,很早就被人注意到,如德国民法学家迪特尔·梅迪库斯指出:“自然人是否有权任意变更其姓名,是一个属于公法范畴的问题。”在德国公法理论上,公法领域中的姓名权,属于一种主观公法权利。主观公法权利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耶利内克。这位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公法学家认为,个人利益可分为主要为了个人目的的个人利益,和主要为了共同目的的个人利益。主要为了共同利益而被承认的个人利益,就是公法权利的内容。主要为了共同利益而被赋予利益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人格人,而是国家的成员。因此,公法权利实质上,就是个人因其在国家中的成员地位,而应享有的权利。主观公法权利理论,乃是公民面对国家时所享有法律地位的重要学说。该理论的传播与弘扬,可以促使行政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有助于法官思考权利救济的程序与方法,更有利于公民个人权益之实现。作为一种主观公法权利的姓名权,同样是个人针对国家,所享有的法律地位与权利能力,它要求国家(公安机关为其代表)把称姓取名之选择,视为一种基本自由权并予以保护,不得在公民申请姓名登记时,进行恣意干涉,妨碍到该权利的实质获得。而公法权利乃是私法权利之基础,没有公法权利就没有私法权利。一旦公法姓名权不受保障,即姓名登记申请被拒,那所谓民法姓名权,就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任何人对他人等外部世界,主张姓名权的前提条件是,该姓名业已在户籍机关成功登记造册,此姓名作为其个人的社会符号,已然具有社会公信力和法律效力。质言之,先有作为主观公法权利的姓名权,之后再有作为私法权利的姓名权。姓名权的公法权利属性,不但先于其私法属性,而且优于其私法属性。关于姓名权的双重属性,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学界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承认公法姓名权理论研究之不足并奋起直追,乃是从立法及司法上,正视公法姓名权存在的前提。像民法姓名权的保护,是个系统工程一样,公法姓名权的保障亦纷繁复杂。它既关系到对称姓取名自由选择的认可(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姓名,那法律就不应该,阻止他换一个自己喜欢的,只要社会公众能接受它就行),又涉及到怎样界定此等权利的边界(须知,有些犯罪分子通过变更姓名,而“隐姓埋名”逍遥法外,逃避刑事责任),亦与如何看待传统姓氏文化,及社会公序良俗关系甚巨(显然,能否在传统的父母姓氏之外独创第三姓,以及选取哪些文字,作为自己的姓氏与名字,不单单是个人权利问题——尽管姓名是自己的,但社会与别人用得最多)。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理应由全国人大通过立法予以规范。如果像现在这样,任由各地公安机关自行规定,那行政侵害现象注定难免。不特此也,公法姓名权的最终保障程度如何,还决定于能否对姓名登记之行政行为,实施合宪性审查。如果合宪性审查机制未能真正建立,那公法姓名权就完全裸露在行政权的主宰之下,其保障力度自然相对有限得多。当然,宪法审查机制问题,绝非人大立法那么简单,它关系到宪法秩序完善乃至重塑,兹事体大,非容轻议。总括而言,不管是何人,姓名权首先意味着,自己所选择的称姓与名字能够上户登记的权利。此等主观公法权利属性的公法姓名权,乃是私权属性的民法姓名权,形成之必要条件,就像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前提条件,是房屋能在房产管理局成功登记在自己的名下一样。关于民法姓名权,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司法保护都日臻成熟。刻下,亟待重视的是,有关公法姓名权的理论研究。没有来自学术界的推动,缺乏体系化的理论支撑,那就很难有将每个人的人格自由发展,奉为圭臬的姓名登记之立法,亦不可能有依据宪法,来严格保护公法姓名权的司法实践。毋庸讳言,公法姓名权的理论发展状况,不但攸关着父母能否为子女,取一个寄托其某种心愿的好名字,而且影响到每个成年人,可否换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姓名。既然如此,吾辈公法学者岂敢不坐以待旦,迎头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