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否尝试家庭导师教育体系?【基教观察】
来源:罗文辉的法律博客 作者:罗文辉的法律博客 发布时间:2017-07-24
摘要:谏言 未来 教育 白烨 资中筠 孙立平 未来,可否尝试家庭导师教育体系?【基教观察】2017-06-06 中国教育学会前言: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资中筠所长的评论《中国教育不改革 人种都会退化
谏言 未来 教育 白烨 资中筠 孙立平 未来,可否尝试家庭导师教育体系?【基教观察】2017-06-06 中国教育学会前言: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资中筠所长的评论《中国教育不改革 人种都会退化!》中可知:资中筠同志在《时间的眼泪》正式公开出版前就看过《时间的眼泪》。你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资中筠所长在其评论《中国教育不改革 人种都会退化!》中最后总结的时候所言的“孩子们在学校比谁的家庭富有、谁的父母地位高,而不是比知识学多少”这句话也在《时间的眼泪》中出现过,而《时间的眼泪》的作者罗文辉在当时只把《时间的眼泪》的全稿拷贝了一份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并未给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其他人。看来,白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内盛传《时间的眼泪》这部反腐著作,以至于连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资中筠所长都特意写一篇评论来阐述《时间的眼泪》中所写到的腐败现象,甚至引用了记载在《时间的眼泪》中的作者罗文辉的反腐名言:【为什么国人不比思想深度、不比见识广度、不比品德高度,而是一股脑地比分数、比名牌、比家世、比相貌?因为我们国人是最无聊的人类,这源自我们国家的教育的失败,源自我们国家对应试教育的“推崇”】。罗文辉,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梦,我们无时无刻都做着。有的人梦想变成超人,维护正义与和平;有的人梦想成为医生,悬壶济世;有的人梦想当上统治者,娱人孤乐;有的人梦想被选为领袖,强国富民;有的人则梦想有朝一日蜕变成画家、作家、思想家……数不尽的梦有宽泛和狭隘之别,我们需要的不是盲从、不是抵触,而是一颗能分类理义的心,以及一具正道的价值观来引决梦的舍存。无论个人、家庭,甚至一个国家,都脱离不了“发展”二字。个人要发展,追求自己的“梦”,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家庭要发展,追求一家人的“梦”,来实现和谐的生活价值;国家要发展,追求一国人民的“共同梦”,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使人民生活朝着更幸福美满的方向发展。我们都明白,中国还处于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人民受教育的资源毕竟有限,不能满足每一位国民的需要。从而,在中华大地上就产生了“教育差距化”的现象。何谓“教育差距化”呢?无外乎受制于金钱的多少、生活环境的好坏,才使得人人想用教育来改变自己、更新观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进而对后代的影响也就大相径庭——即形成“教育差距”。面对教育差距化,令原本贫富不均的不公平的社会变得更加不公平,使百姓受教育的权利无法长期落实。要想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首先要明白是什么导致“教育差距化”。仅仅是财富和环境的差异就能左右结果吗?不然,财富和环境这两个因素是严重影响教育程度的途径,而真正被体现出来的形式是高考。自古以来,读书人都在为“科举”奔波;从古至今,读书人没有不在为取得“国家承认”而辛劳半生。换言之,应试教育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高考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然而,这也只局限于一个人。为了“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富裕,为了“一个人”的命运瞬时改变,其底下攒着多少人的泪水与汗水啊!当我们在抱怨应试教育落后的时候,当我们在批骂应试教育的弊病的时候,是否有想过一旦取消应试,取消从小学到高中这金字塔般的等级化的教学体系,该用何种制度取而代之?这种制度能否适应目前国内生产力的要求和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呢?学过历史的人能清醒地认识到,古往今来,凡欲推翻当时落后的旧制度,就必须要事先思索出一种理论上更先进、操作上更实用的新制度,以备在推翻旧制度的同时,能够及时确立新制度。不然,社会就会因无制度而陷入混乱,人民就会因无秩序而失于迷惘。我们设想:倘若取消了应试教育,实行的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家庭导师教育体系——一对一对的青年夫妇将约摸三岁的孩童送入幼儿园,由幼师教授孩子们识读的技巧,并教会基础性的幼儿必备的知识;待孩童成长至五岁时,学会幼儿基础知识的孩子在父母的帮扶下请一名家庭导师,让其负责培养孩子行为之基础习惯——自觉性和独立性;通过两三年的习惯养成,再由家长或家庭导师,或依据国家提供的理论知识学习推荐书目或依资深导师的选择,有意识地为孩子学有所成地挑选理论书籍,或者可交予孩子独立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自主抉择,进之由孩子自学;自学三四年后,孩子用一年的时间依靠高科技成果(如电脑等),独立学写论文且亲自去社会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写出富有原创、真实、创新、先进的论文,从而以论文的优胜劣汰选拔合格的人才进入高等学府深造。这个设想的基础是导师,而学习的环境是家庭。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将学习环境从学校更换为家庭,那么不但能无形中增强每个家庭的责任感,促进家庭向前发展,还能节省社会资源,为社会减负。与之不同的应试教育则是以教师为基础,以学校为学习环境。这样非但增加社会压力,还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照本宣科”的人民教师。正所谓古时候的我们听厌了皇帝的谕旨,近代想自由便推翻。而今,又一种相对小范围的“谕旨”式的教育模式压制着现代孩子的天性,教育改革也就势在必行。我暂且将这种模式美其名曰“家庭导师制之国民教育体系”,其选拔的方式定为“论文”(一篇文章的好坏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阅读水平、逻辑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探索水平的高低,是一种能检测多方面的不失为好方法的教育选拔方式)。一个设想的诞生必定有着异乎寻常的好处,犹如夏蝉脱茧,为的是变成美丽的蝴蝶。无论是成绩的高或低,无论是品德的优或劣,还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强或弱,其间起决定作用的无外乎自觉和独立。一个人只有拥有了世间最坚不可摧的法宝——自觉和独立,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得倒高智商的人类呢?我们须先有独立意识,唯有独立才能摆脱倚赖,唯有摆脱倚赖才能汲取更多的无穷的知识;然后我们要有自觉的习惯,别人管制自己也不如自觉地学习来得主动些,争取学习的时间也就来得多些。用另外一种语言解释,唯有自觉才能脱离放纵自己的状态,才能主动学习,唯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自觉地更深层次地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然而,面临各家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各人的观念不一的国情,国家就有义务为人民培养出适合健康的教育的家庭导师,其原因在于几乎全部人民是纳税人,纳税人能自觉地履行纳税的义务,出自自家的“羊身上”的羊毛也应该拔下一根来发挥其价值。至于这根羊毛能发挥多大的价值,可想而知是不可估量。一作为一名导师,其作用不能太多,不然就没有学生的事可忙。因而,导师只必需有本身的自觉的习惯和独立的能力。二要想教导孩子也具备此“基础”之法,导师必有一定的交际能力,能与孩子建立起互动互信的关系。三在教导的过程中,导师应以自觉之法以身作则,做到自我约束,再通过自身的想法试行教育孩子,哪怕出错也要勇于尝试。四导师教会孩子必备的习惯后,须监督至少一年,并对教育“成果”进行半年至一年的观察,其间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五导师要摆正“守夜人”的身份,不能僭越,自觉约束自己,适时督促所学会的孩子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技能”虽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还具有相当大地困难。无论是谁都会有惰性,导师的培养不能倚靠自发形成,还须国家的培养。这种“技能”的培养又不同于“知识灌输”,不需要过多的时间,却需要一定的精力来坚持。同时,国家理应据此配应相关法律规范、设立论文审评机制及机构,以完善这一教育理念的设想。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在哪儿?应试教育应该被推翻的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都思考的问题。钱学森临终前曾问“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这句话多么掷地有声啊!正是这句话使亿万中国人在应试的病床上幡然醒悟。他们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他们知道应试教育不能给他们什么,所以正是这句话,使站在最前沿的科学家发出“还我科技、还我创新”的深切呼唤。自觉是成功的关键,也是学习好的决定因素。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自觉才是他的重中之重。多少名人富商,不都是凭借自己的兴趣主动而钻研出来一些成就?揠苗助长的道理,说起来貌似我们都懂,实则一用到生活实践中却违背自然规律、违背人性的发展,对新一代的“幼苗”实施“揠苗助长”工程,可谓“明知是错还要走下去”,跌入低谷也是自作自受。与之形影不离的是“独立”。一旦学习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后,通过一对多或一对一地灌输方式灌输的浅薄的知识是远远不够创造发展,一个科学家的头脑储存的知识信息必定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容量。可是,仅仅来回重复地灌输一定的知识正是应试教育的惯用伎俩,没有了“重复式”灌输,应试教育也就不复存在。应试教育的结果也进一步证明,缺乏自觉性即依赖是应试教育的必然趋向,也是步入社会后“机器人”增多的病原所在。而“家庭导师教育”的前提是要保障新生儿在一生的初级阶段须具备常人所必有的“基础性知识”,即“常识”。由此,幼儿园是塑造完美人生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国家和家庭应让孩子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觉”的威力,应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勤于学,善于思”是一个人一生所时刻携带的“真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繁荣发展的“根基”。而步入社会去调查、去研究,是培养孩子自觉地与人发生关系的再好不过的方法,是培养下一代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以上内容系作者对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群内讨论问题“中学生是否应该尝试写论文”的投稿,摘自《时间的眼泪》,原标题为“是梦想,还是想梦?”)附:1、未来,可否尝试家庭导师教育体系?【基教观察】-中国教育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M1MDgyMw%3D%3D&idx=2&mid=2649964096&sn=261ce35b570924227bb6780b00bc2886 ;2、罗文辉作品《时间的眼泪》-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官方网:http://www.caocs.com/a/wenshibolan/20170228/303.html ;3、未来,可否尝试家庭导师教育体系?【基教观察】_小鲁迅001_新浪博客-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84a4180102xi1q.html ;4、未来,可否尝试家庭导师教育体系?【基教观察】-罗文辉的空间-侨报纽约博客-侨报网(美国《侨报》主办):http://blog.ny.uschinapress.com/blog-30004-10849.html 。相关资料:1、资中筠:中国教育不改革 人种都会退化!|资中筠|中国教育_教育时讯_华商网教育-华商网:http://edu.hsw.cn/system/2015/0629/15874.shtml ;2、教育势利了 ,会让道德退化_留学_环球网:http://lx.huanqiu.com/roll/2015-10/7851622.html ;3、大家 | 资中筠 :教育不应该让人种退化-中国教师报-教育-搜狐:http://www.sohu.com/a/74879080_372546 ;4、“先生曾经这样上学”——资中筠和她的校园-评论-教育思想网(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http://www.eduthought.net/index.php?a=news_x&m=News&id=1692 ;5、资中筠论教育:全民族精神的堕落最可悲最可怕-寰视书社-教育-搜狐:http://www.sohu.com/a/143220240_523098 ;6、21世纪教育研究院_百度百科-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21%E4%B8%96%E7%BA%AA%E6%95%99%E8%82%B2%E7%A0%94%E7%A9%B6%E9%99%A2/190459?fr=aladdin ;7、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_百度百科-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9%E7%AB%8B%E5%B9%B3/50771?fr=aladdin ;8、清华教授孙立平否认是习近平论文导师_新闻_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140418/008833.htm ;9、资中筠_百度百科-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84%E4%B8%AD%E7%AD%A0/10319102?fr=aladdin ;10、时间的眼泪 (罗文辉图书作品)_百度百科-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7%B6%E9%97%B4%E7%9A%84%E7%9C%BC%E6%B3%AA/20813073 ;11、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 (新中国中国教育学会)_百度百科-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6%95%99%E8%82%B2%E5%AD%A6%E4%BC%9A/311991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_百度百科-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6%95%99%E8%82%B2%E9%83%A8/3507526?fr=aladdin&fromid=239078&fromtitle=%E6%95%99%E8%82%B2%E9%83%A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