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山西榆次衙堂联

来源:华淳道人学习园地 作者:华淳道人学习园地 发布时间:2017-07-03
摘要:美文共赏 榆次老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城南,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迄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走进老城,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撰书的匾额楹联,其内容广博,蕴含哲理,启迪无穷;其书体各异,真、草、隶、篆融为一体,遒劲古拙,别具高致;其笔
美文共赏 榆次老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城南,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迄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走进老城,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撰书的匾额楹联,其内容广博,蕴含哲理,启迪无穷;其书体各异,真、草、隶、篆融为一体,遒劲古拙,别具高致;其笔墨坚实豪放,气势雄浑。今天,让我们先一起走进有“三晋第一衙”之称的榆次县衙。  榆次县衙,是我国现存少有的保存州衙规制的县级衙署,有“三晋第一衙”之称。县衙始建于宋朝,共有五堂、二十六个院落,其整体布局、规模形制体现了明清时期地方衙署“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的风格。整个县衙经历代修葺,石雕、砖雕、木雕等艺术品刻工精细、生动古朴,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1居官当思尽其天职,为政尤贵合乎民心。  此联对仗工整。上联讲的是做官要尽职尽责,下联讲办事必须合乎民心。2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已而出;当官务存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这是出自清代名吏赵慎畛之手的名联。上联讲为政者要以身作则,下联讲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事,须识大体,讲大局。3好学近智,力行近仁,知耻近勇;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  上联讲喜好学习就是在接近智慧,努力做事就是在接近仁德,懂得羞耻也是勇敢。下联讲做官要开朗,处事在公平公正,守身要清廉。4官有典常,任一日则尽一日之心,况兼地广事繁敢不夙兴夜寐;民供正课,宽几分则受几分之惠,纵使时丰岁稔常如怨暑恣寒。  上联讲官有官规,当一天要尽到一天的心,何况所管辖的地方广大事务繁多,哪能不日日夜夜操心。下联讲百姓正当纳粮,宽松一分就受一分的恩惠,即使丰收年岁,也要居安思危。5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花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须克己守廉政。  上联谈“为政”必须戒“贪”,进一步阐明贪利和贪名都是贪,最后以不善结局。下联谈“养廉”只有“俭”,进一步阐明俭已和俭人不同,最后以善良结局。此联形式上的特点是每联的正数和倒数第二字嵌了个每联的联眼。另外,“贪”和“俭”两字也5次出现。6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尤,过失。因循,沿袭旧的。此联意在讲“浮躁”和“因循”的不良后果,晓畅易懂。全联因其形式上用了嵌数和谐音而显得活泼。7敬以持己恕以接物,勤能补拙俭能养廉。  此联可当人生修养联欣赏。上联讲以慎重的态度要求自身,以宽恕的心态对待外界;下联讲勤和俭的作用;勤能弥补自己的不聪明,俭能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8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此联古朴,特别在对与非对之间立脚。上联讲古训就是榜样,威仪就是力量;下联讲建大功须立大志,创大业须酬大勤。9要办事,莫生事,要任怨,莫敛怨;可兴利,毋近利,可急功,毋喜功。  此副十二字联以四个三字短句组成。上联“讲事”和“怨”,下联讲“利”和“功”,都从肯定和否定的角度阐述,谈为官的准则和做人的修养。10行不得则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此是一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联。上联讲自己的所作所为得不到认同时,应该反过来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下联讲要自爱同时更应少责怨别人。11慎其前则无悔于后,忘以往而有失之今。  上联讲小心地借鉴历史就能少留遗憾,下联讲遗忘了过去,今天就难免有过失。12治赋有常径,勿施小恩忘大体;驭官无别发,但存公道去私情。  “赋”,兵。治赋有常径,即带兵有带兵的一般规律,不要因为小恩小惠而忘了大战略。做官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存公道摒去私情。此联形式上前五后七,并因巧用语词嵌用反义词而显得活泼可读。13清心以尽心,意外升沉皆定数;办事勿多事,个中界限要分明。  上联强调“清心”,下联主张“办事”要界限分明。14光前须种书中粟,裕后还耕心上田。  “光前”即光宗耀祖,“裕后”即荫庇后人。“种书中粟”是讲以读书来获取功名,“心上耕田”是指要保持善良的内心。15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此联通俗易懂,其特点是语言诙谐,强调要论功名更要论真实,绝不能掩耳盗铃,悬羊卖狗。16堂上一官称父母,莫言当官易,要广施父母之恩典;眼前百姓即儿孙,应知为民难,须多照儿孙以福星。  此联通俗易懂,要求百姓的父母官要成为百姓的福星。17名场似弈无同局,吏道如诗有别裁。  此联挂在县衙五堂东廊房,和不少县衙楹联不同,不是爱憎分明褒贬如刀而是只是议论。议题是“名场”和“吏道”,即“官场”,结论是“如诗”、“似奕”——从来没有相同的局势。18养成上下千年气,自由纵横万里心。  此联对仗虽不工稳,但催人上进让人喜爱。“气”是一种精神状态,道德境界,“心”在这里和“气”同义。一个人具有了“上下千年之气”“纵横万里之心”,这种境界大家可以意会。19淡饭清茶得真味,明窗几净借清风。  此是一副厨房联,读后让人身临其境——淡饭清茶、几净明窗,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20囊中旧有归田记,松下新成种树书。  “囊”是布袋子,旧时为装书用。“归田记”即《归去来兮辞》。“种树书”引《五柳先生传》之典。此联表达了传统文人的归隐思想。21客集西园斟竹叶,诗成东阁对梅花。  此联是一副寄兴联,上联讲斟竹叶青酒待客,下联讲赋梅花诗会友。一副雅联把西小院之地装点的雅趣横生。匾 额1晋藩首辅  此匾额于挂于榆次县衙仪门以内,也是一块题名匾。宋以后,榆次县衙有此美称。历史原因是:宋初古并州治所被毁,州衙曾移到榆次三年之久。2戒石坊匾额  戒石坊阳面匾额·廉生威。  戒石坊阴面匾额·公生明。3悬鉴涵冰  此匾位于县衙二堂,是一块寓意匾。“悬鉴涵冰”意同“明镜高悬”。4恭敬惠义  此匾位于榆次县衙三堂。本匾是《论语·子路》 “居处恭,执事敬,养民惠,使民义”的缩写,意思是居处要敬肃,办事也是敬肃,养民要有恩惠,驱使百姓要讲仁义。5雍 和  此匾位于县衙内宅门。内宅门是县衙前堂后院的分界之门。宅门之前多为行政管理系统,宅门之内为生活文化系统。6三 省  此匾位于三堂东廊房。出自“吾日三省吾身”。“三”是多次,“省”是察看检查,三省是多次察看检查。7思补堂  县衙四堂匾额,意思是思过失补不足。8冰雪堂  此匾位于县衙五堂一楼。这是一块寄情匾,显示着主人冰清雪洁的人品。9槐月轩  此匾位于县衙五堂二楼。五堂堂前原有古槐一株,历来槐枝疏错,槐影婆娑,月夜槐影横斜,让人浮想联翩。而“槐”又谐音“怀”,“怀月”则有“千里共婵娟”之意。
责任编辑:华淳道人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