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中美通识教育与法治社会建设”国际论坛在法学院召开

来源:清源论法 作者:清源论法 发布时间:2017-06-09
摘要:新闻报道 “中美通识教育与法治社会建设”国际论坛在法学院召开 2017年6月8日上午九点,“中美通识教育与法治社会建设”国际论坛在祖杭楼706会议室举行,论坛是由华侨大学法学院、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联合主办,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新闻报道 “中美通识教育与法治社会建设”国际论坛在法学院召开 2017年6月8日上午九点,“中美通识教育与法治社会建设”国际论坛在祖杭楼706会议室举行,论坛是由华侨大学法学院、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联合主办,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华侨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承办。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华人犯罪学学会会长孙懿贤,加拿大安大略科技大学教授曹立群,丹佛州立大学教授李立英,韦恩州立大学副教授吴瑜宁,宾州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刘思羽,聖约翰大学助理教授卓越以及华侨大学法学院院长许少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林怀艺,教务处副处长方旭红,法学院副院长白晓东,法学院副院长刘超,国际学院副院长陈慰星、法学院副教授黄奇中,法学院副教授吴情树,法学院雷丽清老师,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参加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法学院副院长白晓东主持。开幕式上,孙懿贤会长表示此次论坛为中美通识教育与法治社会建设经验的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机,希望能进一步加深加了解,提升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许少波院长首先代表法学院向远道而来的美方学者们致以欢迎,他表示中美学者们应当加深彼此了解,促进学生交流,学术交流。林怀艺院长表示,以国际论坛召开为契机,增进校际了解,增进中美法律文化交流,并取得长足发展。 在论坛主题发言环节,首先由丹佛州立大学教授李立英就“犯罪治理与人身保护、管理执法者之关系”与大家进行探讨。结合美国典型的“辛普森杀妻”案例、美国公民可以就管理执法者的执法行为进行起诉等实例介绍了犯罪治理、人身保护、管理执法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就此关系与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学者进行了讨论,与会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第二阶段是聖约翰大学助理教授卓越关于“酗酒吸毒精神病患者的双诊断治疗及侵略行为”所展开的介绍,卓教授通过Smart图示向我们直观地展示了自己就“酗酒吸毒精神病患者”实证研究所得数据,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了其背后蕴含的理论症结。随后各位老师分别对该命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与卓教授进行了探讨。 2017年6月8日下午2:30,加拿大安大略科技大学社会人文学院终身教授曹立群做客“华大法学论坛”,在法学院831为学生讲授“严刑峻法和标签理论对犯罪增长的启示”。在讲座中,曹立群教授引用张荆提出的“什么因素拉动中国犯罪率持续攀升且‘严打’不降”的问题,向大家展示了西方几个关于此问题的理论研究。第一个是“相对剥夺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学者斯托弗提出,主要内容是关于社会分层直接影响城市的暴力犯罪,社会分层越大,犯罪率越高。第二个理论是“标签理论”,莱默特和贝克尔所提出的是:一个好人被贴上“罪犯”的标签后,就容易处于犯罪的边缘,成为真正的罪犯。第三个是由勒内?勒努瓦提出的“社会排斥理论”,即没有受到政府保护又有社会问题的人在遭遇社会排斥后容易产生犯罪。 曹立群教授从这些理论中深刻总结了对于现在中国犯罪率高升不降的原因。曹教授认为中国文化过分强调犯罪道德化的对错,而没有向西方一样把犯罪当成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事件,当作改革的前奏。汉语自古就缺乏对历史事件的中性白描,中国历史常常就像中国京剧中的脸谱一样,一露面观众就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由于中国长期道德教化,汉语中的“罪”字,包含强烈的道德谴责。曹立群教授引用社会学家罗伯特?贝拉的话,在中国这个转型社会,我们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公义的美好社会,而不是仅仅追求经济发达的伟大社会。在讲座结束后,曹立群教授亲切与在坐听众进行了提问与答疑,再次为大家耐心讲解,认真解答。本次讲座由法学院副教授黄奇中博士主持,法学院吴情树副教授及法学院师生听取了讲座。
责任编辑:清源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