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山奇——后花园的生死恋 好多年来,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江南几乎是没有春日了。冬犹犹豫豫的脚步刚刚退去,一眨眼的功夫,忽而夏天。今年是特别的。冬去的早,夏估计还在蒙头大睡。反正我以前记得一过清明,毛衣就穿不住了,而昨夜才刚刚打了今春的第一声雷。整半夜的雨,把四月的江南淋得是湿哒哒哩。烟雨江南,最是此时。 《早春二月》是山奇《意·江南》里唯一一首三拍子的歌。据说,歌名来自同名的电影。这电影我看过,不止一遍。电影故事里的人物其实是悲剧的,就如二月里的倒春寒。而山奇歌里的故事,叙述的恰恰是一个两小无猜的美丽童年,少年怀春,不涉世故。故事的背景,是无锡最著名的私家花园之一:梅园。 梅表姐的故事,固然不发生的江南。但是《家》的电影,很多取景于梅园,尤其是梅林一场戏。喜欢梅表姐,她的爱而不得,她的一病不起,她的英年早逝,不知道赚了我多少的眼泪,不管是书里还是电影里。 《家》里还有一个悲剧人物就是鸣凤。这个刚烈的女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反抗要霸占其为妾的冯乐山,也为了她爱而不渝的三少爷,毅然投井而死。据说,拍电影时候的自杀地就在无锡的寄畅园。 《雷雨》里的四凤,虽然与无锡无关,但是曹禺把四凤的母亲归籍为无锡。一句由周朴园说的台词“无锡是个好地方”,已经成为无锡城市名片的广告语。《雷雨》整个就是一个大悲剧,而且是两代人的悲剧:上一代的孽障,下一代的宿命。也是这样一个雷电交加的夜里,四凤和周冲,双双毙命。悲剧的冲击力,比雷还猛,比电还烈。 “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这几乎成了传统中国剧里“爱情故事”的套路。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大户人家的故事似乎比之于平民百姓的生活更有嚼劲。这中间的渊源不知道有没有人分析过。窃以为,都是侯门太深,让人充满了想象。 当然梅园还是最最有名气的,不仅是因为自荣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即举园子捐给国家,使得梅园一直没有远离无锡人的视线外,经过最近一二十年的不断投资和打造,梅园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加上梅花的品质和娇美的形象,梅园被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所喜爱。梅园也绝对是无锡景里最优的名片之一。山奇先生选择“梅园”作为其《意·江南》里的乡愁意象之一,恰如其分。
《早春二月》 山奇词曲 云菲菲演唱 穿花溪,走小径,绕亭而过; 游香海,观梅林,早春二月。 曾记得,花开时,梅园深处; 你和我,少年梦,两小无猜。 开原寺里听钟声, 三星石前拜天地; 牡丹亭里读“西厢”, 天心台上看“红楼”。 四面有山皆入画, 一年无日不看花; 昨夜梅林又东风, 只见春水向东流。 走野桥,过浅滩,蓝天青山; 观奇石,访古梅,暗香浮动。 看如今,月黄昏,人比花瘦; 你和我,各一方,不知东西。 梅妻今犹在梅林, 不见鹤子归鹤亭; 洗心泉内来葬花, 吟风阁中忆古琴。 四面有山皆入画, 一年无日不看花; 昨夜梅林又东风, 只见春水向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