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以焦虑作为心理驱力的局限与对策(法博独家修订版)

来源:笑傲法坛 作者:笑傲法坛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人生哲学 焦虑 矛盾 理想完美 和谐平和 人际关系 以焦虑作为心理驱力的局限与对策——何以追求内心世界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正义网法律博客独家注释修订版)一、以焦虑作为心理驱力的局限并不是所有人心态都那么平和,比如有的人以焦虑作为一种心理驱动力,以理
人生哲学 焦虑 矛盾 理想完美 和谐平和 人际关系 以焦虑作为心理驱力的局限与对策——何以追求内心世界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正义网法律博客独家注释修订版)一、以焦虑作为心理驱力的局限并不是所有人心态都那么平和,比如有的人以焦虑作为一种心理驱动力,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为自己发展的动力,通过刻苦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成功,更接近“理想化的自我”,如果达不到,自己就不接受。这种人往往会用一种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标准去要求和自己亲近的人,把自己内心的焦虑模式,复制到和自己亲近的人身上。因为和自己亲近的人,在自己身边的人,离“自我”更近,他会用对待“自我”的标准去对亲近的人。离自己远的人,往往不在其在意和管辖的范围,他对那些人没有那么执着,没有把对“自我”的执着放到那些人身上。这种焦虑的人,往往是比较勤奋、刻苦的,对别人付出的也比较多。他们有时会觉得,我对自己要求都这么苛刻,标准都这么高,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别人也要按照我的标准做,达不到我的标准,我就不接受,不满,怨恨,抱怨,生气,甚至在语言和行为上富于攻击性。他们也会觉得,我对别人付出那么多,别人就得听我的。他们往往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觉得全都是别人的问题:别人不聪明、不努力、不要强、不正确、不完美、不理想。他们那一套认知和行为逻辑,往往不被亲近的人所理解。其中有一个最简单的悖论:对离自己远的人,每天和颜悦色,嘘寒问暖,在意他的感受,给他VIP的待遇。对离自己近的人,高标准严要求,苛刻苛责,对方不是有这缺点,就是有那缺点,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对,总之是亟待改变的。不去考虑对方的智力因素和其他的客观条件,让别人感到不被理解。这会让人困惑:到底谁是离你远的人,谁是离你近的人?对离自己近的人,怎么还不如离自己远的人?不同的人,为什么在你这里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而且,还会造成“近”和“远”两种人之间的矛盾、隔阂,这是你的“双重标准”导致的:受到“不好待遇”的人往往会羡慕嫉妒恨另一种人。二、在人际关系上,以焦虑作为心理驱力的对策(一)本人怎么去调节我是谁,谁是我,我是恒常不变的吗?不说容貌、体重的变化。就说意识上、理性能力上的变化:三岁前没什么记忆的我,是我吗?到高龄患上血管性痴呆,记忆恍恍惚惚的我,是我吗?不说“小小孩”和“老小孩”的阶段,即使是中年——经验、智慧、体力的巅峰期——你的想法都是正确的吗?一个人的想法在不同时期还会变化,前期的想法正确吗?中期呢?后期呢?人的思想和情绪其实总在发生变化,速度非常快,就像地球的转动一样。对于自我,对于自己的想法,用那么执着吗?推而广之,如果对自己的想法都不用那么执着,还用执着于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意志行事吗?(二)别人怎么去应对焦虑的人,他不是故意针对你,他只是把对自己的焦虑放到你身上而已,按照他的立场,他是“为了你好”。从人生哲学的角度,他们刻苦、努力,甚至“对自己够狠”,去追求理想和完美的精神,也挺励志的,有积极因素,这点不能否认。从功利主义的角度,他们凡事高标准,对各方面的贡献肯定是有的。从自我修为的角度,别人说你,你就不接受吗?你能不能少说一句?至少可以不争辩,用沉默来回应,这样能减少冲突。极端点说,别人打骂你,你就一定以打骂回应吗?惹不起,躲得起。得道高僧,别人吐到他脸上,他都不擦,让唾沫自己干,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三、何以追求内心世界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调整自己的认知,认知生情绪,认知生行动。不妨多读书,人文社会科学的书、哲学、心理学【1】的书,现在这些书都在手机应用喜马拉雅fm【2】上被做成了有声书。看朋友圈上的心灵鸡汤有没有用呢?我觉得作用很微弱,因为心灵鸡汤一般比较浅。心理建设,是有顺序的,得到一定认识,才能得到更深层次认识。比如,有一定的世界观,才能有一定的方法论。认知有顺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认知还有层次:了解——理解——应用。书得读几遍,才能理解,书读千遍,其意自见。知道一定道理,自己能讲出来是较高的理解层次,能做到是更高的理解层次。学习一个理论,要成系统,有了基本的概念、体系,掌握了基本原理之后,再看朋友圈上分享的一些文章是一种扩充。今天心情不好,看一篇朋友圈,明天生气发怒,分享一篇朋友圈,作用非常有限。不如集中时间去读书、听有声书。利用睡前和早晨起床前的一点时间,就可以听不少有声书。让心态平和,身心放松的方法有很多:旅游,多接触大自然;看看《欢乐喜剧人》,或者二人转;禅修打坐,或者跟着音频做做放松训练。另外,头脑中要有情商【3】的一根弦。有的智商高的人,情商恰恰不怎么高,赶不上那些智商不如他的人,但他们往往比较自负,对此并不自知,如果能以情商限制智商,有利于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实现。最后,想说的是,以焦虑作为心理驱力,往往仅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积极作用,如: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时期、基础教育面临中考高考的时期。因为情况本身就比较令人焦虑,适度的焦虑、压力有利于我们渡过难关。我们有这种经历:面临压力,自己一着急一上火,一咬牙一使劲,就冲过去了。在这种情形下,身边的人互相给点压力,同时也是动力。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结束后,将内心转为平和,比如:家庭经济条件变好了,没必要过分追求挣钱,或者过于省吃俭用,又如:高考结束,考上了大学,可以适当的玩玩乐乐,谈谈恋爱,没必要像高中生那样每天起早贪黑学习。过了特定的历史时期,不至于从焦虑中走不出来,不知道怎么生活了。也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有些人对于金钱、对于学习上的成就,几十年都特别执着,甚至执迷不悟。焦虑,作为心理驱力,是双刃剑,何苦长期抱着它不放?想要人际关系好,先要能够好好的和自己相处:自己不焦虑,对自己不苛刻,才能对别人不焦虑,对别人不苛刻。当然,道理说的不一定对,说了,不求别人赞同,也不求别人能懂,有句话说得好,“佛渡有缘人”。注:【1】关于心理学,有一个网站不错,“壹心理”,这里的文章比较有深度:http://www.xinli001.com/这个网站还有一个微信公号:壹心理(微信号:onexinli),同样很精彩!【2】喜马拉雅fm这个手机应用很好,目前的有声书称得上“全”了,比如搜索“周国平”,能找到253张专辑,2968首声音,能搜到《幸福的哲学》、《觉醒的力量》、《人生不较劲》等有声书。当然,它也有一个网站:http://www.ximalaya.com/explore/【3】关于情商,请见上一期文章:《情而有商,心而有理》:http://xaft.fyfz.cn/b/895425 微信公号:笑傲法坛 (修订版写到一半不知道怎么把网页关了,吓了一跳,还好有自动保存功能,文章在草稿箱中又找到了,法律博客还是挺好用的,感谢法博对笑傲法坛的支持!)
责任编辑:笑傲法坛

上一篇:辩护技巧的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