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确定党委的法律地位只是国企改革的第一步

来源:人半弓法律博客 作者:人半弓法律博客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时评 国企自从诞生以来,其角色定位及其对于市场的影响一直就存在争议,在转型经济体中更是如此。马克思讲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所讲的还仅是经济范畴之内的行业和产业分工,社会因为分出了一、二、三产业就突飞猛进了,可见,分工
时评 国企自从诞生以来,其角色定位及其对于市场的影响一直就存在争议,在转型经济体中更是如此。马克思讲过: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所讲的还仅是经济范畴之内的行业和产业分工,社会因为分出了一、二、三产业就突飞猛进了,可见,分工极其重要。大概社会体制的演化也跟分工有关,否则,怎会有“工农兵学商”之区分呢?只不过这种分工是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而言,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比如政治与社会的分层、社会管理与市场交易的分离等等。分工对于企业的意义而言,就是说无论其所有制如何,作为一种经营主体,都应该专司经营赚钱方面的事务,而不应四处染指,结果是一事无成。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管理与生产经营合二为一,政府与企业不分,国企一统天下,既是创造财富的载体,也是实施统治的载体。实践证明,这种体制的效果抑制了生产力,所以,改革开放的本源性任务就是政企分开,还国企以企业的本来面目。在随后的发展中,国企尽管已经不具备行政职能,但生产效率低下和资产流失的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源经常触及到作为政治基础的所有制方面,因而十分重要且又敏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经采取过很多措施,如承包租赁、国有民营、国退民进、抓大放小等,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试图找到一条政治正确且实践有效的兼容发展之路。事实上,以前的各种解决手段,不管其名称如何,本质都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分解所有制与企业控制权的一体性,来克服所有人缺位的不足。借助弱化,甚至异化所有制功能的手法,来实现对企业管理经营者的激励,促进企业员工真正关心企业、用心经营。这些手段措施都有十分有效的,企业的生产效率因之而大大提高,市场机制和交易秩序也因此一定程度地得到建立。但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二是国企管理者道德风险严重,腐败频发;三是社会生产效率仍然不高。因此,适合于国企的运作机制还需继续找寻,试错的过程没有终结。金融危机以后,国企改革的进路明显有所改变,国企重回扩张之路,财富创造能力和经营辐射范围都在迅猛增加,同时,企业管理和经营活动的政治属性也得到明显提升。最近,中央又明确提出:要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一决策是对国企未来改革方向的基本定位,也必将影响国企的未来和未来的经济形态。但从更高的层面看,这仍然只是国企改革之路上的一个试错阶段而已。既然国企是体制的一部分,国企重归强势也就是体制变革的一部分。所以,国企“强优大”的评判基础在于体制的全部,而不仅仅在于市场,或者说主要不在于市场。最近各路专家纷纷依据传统市场理论对国企改革方向提质疑,完全是自说自话。用市场原旨理论来解释当前的国企改革,你可以随便找出无数的瑕疵,因为完全不是一个逻辑,讲再滔滔不绝也毫无实际意义。政治的基础永远是经济,政治不断强化的前提必然是经济基础越来越稳固。国企是执政基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经济的上端永远接着政治,否则,你所看到的所有富人为何没有一个不是在足够富裕之后努力地争取政治地位呢?这种现象还说明了政治与经济的一唯性,没有一个社会是在政治与经济背离的情况下平衡持续的。所以,加强党的领导,在经济领域的体现不只限于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确立党委的法律地位,那只是浅层的机制,再向前一步就是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当然,在这样一个进路确定之后,市场和法治的角色都会因之而发生调整,这倒是个大课题。(文:人半弓)
责任编辑:人半弓法律博客

上一篇:我真不知道怎么是爱國,爱國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