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如水:烟火人间
来源:沉静如水 作者:沉静如水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法治随笔 烟火人间 知道并阅读熊秉元,是因为工作调动同事馈赠的三本书:《优雅的理性》、《正义的成本》、《解释的工具》。熊秉元执教台湾大学,经济学教授。不仅经济学领域独树一帜,而且文章也是十分了得,曾在台湾《经济日报》、《印刻文学生活杂志》、《
法治随笔 烟火人间 知道并阅读熊秉元,是因为工作调动同事馈赠的三本书:《优雅的理性》、《正义的成本》、《解释的工具》。熊秉元执教台湾大学,经济学教授。不仅经济学领域独树一帜,而且文章也是十分了得,曾在台湾《经济日报》、《印刻文学生活杂志》、《联合报》,香港《信报》、大陆《南方周末》开设专栏。想来以文字 为生的人在这样显赫的报刊开设专栏都是可望不可即,一个经济学家把文章写得如此风声水起,不仅让人有“颜回之叹”。在《优雅的理性》中,熊教授谈到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布坎南的《政治经济学论文》。布坎南是谁?1986年诺贝尔奖得主。这是布坎南的演讲集。熊教授印象深刻的是其中的“论工作伦理”的演讲词,他从中得出了一个重要启示:“不要在抽象的理论里打转,最好是试着在大千世界里,体会伦理的现实意义。”布坎南的“论工作伦理”观点来自他观看足球的思考。在美国每月的盛事,就是观看美式足球的冠军争夺赛。布坎南也是一个足球迷,每一场都是如醉如痴。美式足球赛制60分钟,但是把犯规、伤停、暂停、中场休息加在一起,至少3个小时以上。布坎南每次看足球,都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罪恶感”。几番下来,布坎南开始思考了:“为什么看超级杯,自己会有罪恶感?经过思考,布坎南的体会是:如果一个人的时间留恋于嬉戏,而不是工作,自己没有生产力,相对他人,也无法与其进行“交换”而互相得利。社会之所以创造财富,就是在正常人的观念上,已经塑出对工作积极的正面态度。“工作伦理”的理念创建出来了。他是在布坎南看足球的时候产生的。他让熊教授震憾,也让在辗转知道布坎南的我震撼。生活中的小事,在布坎南的眼中可以成为一个思想,我们知道了:大师们曲折高深的理论前面,是烟火人间啊!苹果砸在牛顿的头上,万有引力横空出世。又有多少苹果砸在我们的头上?也许大师凡人之间,差别正在于此。思想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是一只发现的眼睛和一条勾联成道路的理论脉络。我亦有类似的体会。姑娘上高中,需要用车接送。在一个左转弯路段,既没有显著禁止标志,也没有警察出面制止。警察到哪里去了呢?躲在草丛暗处,抓拍左转车辆。几天下来,接送孩子的车辆无一幸免。妻子知道了自己的违规记录,也发现了草丛里的警察,停下车子,对警察有了三问:为什么不设立明显禁止左转标志?为什么只是偷拍而不是出面明示?为什么所有左转车辆有的违规,有的却没有?三问之下,警察颓然撤离,偷拍从此销声匿迹,警示标志也放大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一目了然。妻子得胜归来,向我描述自己的战绩。我在津津有味之余,陷入思考:法律是为了秩序的安定,执法自然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而不是单纯的处罚,而单纯的惩罚只能制造更大的罪恶。由此,我写成一文《法律,应当是一张父亲的脸》。好评连连,《检察风云》采用之后,入选《2013年度杂文》,舞文弄墨以来,此文成就最高了。熊培云有言:“自由在高处”,熊秉元也说:“思想在烟火人间”。都是熊氏语录,一样的精彩,一样的可以“书之绅”。
|